驴友茶馆技术专题 ······

4873次浏览/57个回复 分享到 
武依依

了徒步穿越技巧和要领,突然想到大家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户外技巧和要领。这样就可以共同学习,一起安全户外了。

武依依发表于2011-06-28 11:49
分享到
  4873次浏览/57个回复 
    武依依

    听朋友ID:邂逅,说,速效救心丸可以解暑。当然是含嘴里,大家可以试试。

    武依依


    关于头灯:很多新驴认为头灯没有必要。头灯到底做什么的呢?头灯是在我们因某些客观因素不能及时下山,导致天有点黑的时候用,这钟时候可能你一年的户外生涯里面都不会遇到,但是一旦碰到了,头灯就是必须品。

     

    关于雨衣,6-8月是雨季,这个不用多说了哦。

     

    关于登山杖,这个是个人的一点想法,我觉得T柄的适合徒步,直柄的适合爬山,用一根还是两根完全取决于路况和个人习惯。

     

     

    武依依

    一个朋友 户外ID:苦茶,他说无论是什么样的活动,小五连穿或者三灵连穿,他都是8瓶水,就是4升,普通线路的活动他也差不多这些,想到自己走0.5的线路和2.0的线路基本上也都是2-3升的水,那么是不是水基本上就控制在4升之内了呢?过多的水只能增加负重吧。

     

    关于喝水,很多人都说过,应该小口喝水,可以含一口水,这样可以解渴润喉。

    而且发现吃薄荷糖可以解渴润喉醒脑。有时候爬山爬到最后就会困或者乏,这个时候吃一颗薄荷糖就会很舒服的。

     

    关于带水,我个人低血糖,所以每次都会带2瓶酸甜口饮料,带2瓶矿泉水,还可以带1-2瓶功能性饮料。

     

    关于巧克力和士力架的选择,有些朋友喜欢吃巧克力,有些人在山上吃不了那么甜的,那么士力架就是好的选择,士力架有花生等东西,不会那么油腻。

     

    榨菜是爬山的好选择,有那么一包在没有食欲的时候很好的。

     

    山楂也是爬山到最后的一个很好的选择,

     

    如果是大强度活动,感觉黄瓜那些就没必要带了

    如果是小强度活动,黄瓜带着就没关系哦。

     

     

      潞城

      户外徒步首先是运动的一个分支,应该按照自己的现有的体能情况逐步增加运动量。运动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时补充盐份,水份。控制自己的心率在有氧范围内(公式:(220-年龄)*50%-70%),不做超过自己心脏负荷的运动。

      另外注意日常的体能训练:上肢下肢腹肌力量练习。同时慢跑骑行增加心肺功能。

      武依依

      有通俗的方式么?那个公式看不太懂,嘻嘻。

      通俗的方式是心不慌么?

       

      潞城
      一般粗略计算:120-160次/分是登山时最适合心率,这时的运动对人体是最有效的。
      潞城

      另外,登山对膝关节的冲击是比较大的,上下山双杖护膝是必要的,同时注意步幅,步速。小步幅下山对膝关节损伤最小。
      武依依

      关于小步下山,倒是听过不同的观点,感觉大步走下山会比较舒服。

       

      心率放到120-160还真不容易呢。那个速度应该是不出汗的

      西北兵
      "控制自己的心率在有氧范围内(公式:(220-年龄)*50%-70%)"
      这个公式和你的推算“ 般粗略计算:120-160次/分”看不出什么关系?
      潞城

      大多数户外爱好者年龄从25-40岁,有氧心率也基本可以认为在这个范畴内了,如果个性化计算,应该按照公式计算,再参照最大携氧值来确定自己的有氧心率范围,从而得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徒步运动量。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