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把话说到点儿上了!但还不是根儿上!
理论上,“相互尊重”是个非常美好的词汇、非常美好的理想;
但实际上,针对一具体事物或事件,往往并不存在“相互尊重”,而只有对立或妥协,特别是在非此即彼的事物上。
比如,吸烟和不吸烟者如何“相互尊重”?在个人家、在公共场合、在吸烟室、在大街上,要么是主动(吸烟)方遭禁,要么是被动方牺牲自己、或忍受或躲开、“尊重”成全吸烟方。除非来个全境戒烟全球戒烟完全扼杀、完全不尊重吸烟者!
比如,空调如何尊重每个人?是尊重怕热者还是尊重怕冷者?怕热者和怕冷者如何相互尊重?
比如两方都过同一路段,不管是同向还是异向,到底是谁该尊重谁?毕竟要有一方先过,另一方牺牲了自己而尊重了前者,否则只能双方原地休息。
比如,乘车时胖子如何尊重不胖子?他必定要占比(挤占)常人更多的空间!类似,我们坐车让座尊重老弱病残孕,而后者如何尊重别人?除非他们不挤公交。
比如,买相同的东西(比如买火车票),多买者、先买者如何尊重少买者、后买者?类似的,各种排队方式下前面的“先到先得者”如何尊重后面的??
面对相同的、有限的资源,必定有资源配置上的不合理!类似的现象彼彼皆是!简直无所不在!就整个社会来说,总要有尊重别人的时候、总要有不被尊重的时候,或者说,以某些方面的不被尊重换得某些方面的被尊重。
具体针对户外音乐,放者和不听者如何相互尊重???
很多人说放者音量小点或带耳塞就OK,这是对不听者的尊重,然也!但这样,恰恰就是对喜欢音箱方式者的不尊重!
我不明白,户外音乐有那么恐怖么??难道放音者是故意制造噪音??如何界定那是噪音?
我觉得,放户外音乐,很有点象公开场合吸烟!但吸烟是百害而或有一利,音乐是多利而罕有一害!没有谁去故意制造噪音的吧?即便真构成了噪音,我不信适当提醒一句他会不换不小不关?
有人说去户外是接触自然、体验原生态去了,不错,但是,难道接触自然就等同于消灭户外音乐么??如果真绝对到那种程度,那一路上人们的说话算不算破坏了原生态、惊扰了鸟兽鱼虫??那人类的某些建筑、甚至泡沫路标、红布条算不算破坏了环境?那穿行在山林里、穿着奇装异服的“驴”算不算构成对原生态的破坏、构成“视觉污染”??
我不明白,户外音乐怎么就那么恐怖?怎么就不能忍受?怎么就该尊重不听者而被禁止被囚禁在耳塞里?难道这个比吸烟还危害?比毒药还厉害?
看回贴,很多人是喜欢户外音乐和热闹欢乐的气氛的。
很多喜欢静不喜欢闹腾的,也是选择牺牲自我的方式(如躲避)而尊重放音乐者的。
只有极少数人挥舞大棒要棒杀放音者!以不尊重放音者的方式而尊重自己。
我不明白,选择户外,是选择静还是选择动?是选择个人还是选择团队?是选择要求大环境适应你还是主动适应大环境?
如果你真的很静很想聆听纯自然,那么你何苦跟团队?或者选择很多人都爱走的路线?如果你非要说:你也有走那条路的权力、别人该尊重你!那么,我只能说,你很不幸,你是在以一个大概率事件(可能遇到各种各样让你心烦的人或事或动静)来实现一个小概率的心愿(理想的净土)!---就目前的户外形势,户外的主流,是运动、是休闲、是热闹(甚至是闹腾),户外,让喜静者回避、牺牲、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