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简单的冲突,或许可能是一个高端的问题
自由,从某种角度来讲,对立面是奴役和强制,自由人和奴隶有助于理解这个。平等的自由应该是对所有人一致,用这个例子来说,要么是我们都有在山上放音乐的自由,要么我们都有在山上不被噪音干扰的自由,而不能表述为我有放音乐的自由,你有不听的自由,要是这样的话,严重点就成了我有杀人的自由,你有被杀的自由,呵呵。
问题的关键是自由的边界在哪里?究竟是我们都应该有在山上放音乐的自由,还是都有在山上不被噪音干扰的自由呢?这个谁都可以思考。现实中的一个例子是,公共场合严禁吸烟,公共场合请勿大声喧哗,前者是禁止,后者是请勿,这个区别微妙但还是一目了然的,前者是硬性规定,后者是软性,以前看见别人引用西方文明国家的案例,小孩在公共场合哭闹,家长都会向周围人致歉。
自由的边界往往是动态的,常常可以看见制度的创新或技术创新带来的边界的移动,比如民主,有限责任等给人类带来非常大的进步,民主实现了把权力关进牢笼不让它们祸害人类的梦想,有限责任的非暴力原则则把暴力限制在只针对使用暴力者上,而作为大家更熟悉的有限责任公司,对人类的进步所起的作用更是有目共睹。
或许有一天技术进步可以解决这个冲突,类似声波定向发射的蓝牙,呵呵,不用耳机你也可以听你的,不用干扰别人。当然,现在冲突是明显的,问题是这句您是否介意由谁来说,是您是否介意我开着音箱,还是您是否介意把您的音箱声音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