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3537次浏览/58个回复 分享到 
武依依

援还是救援?

 

有朋友说“某些救援事件,是没必要的救援行动”。

有朋友说“在需要救援的人,出现在大众面前之前,没有人知道这个行动是否应该救援,如果不救援,延误了,真的害了一个生命怎么办”?

 

究竟应该在什么时候救援?

救援的费用应该由谁来出?

驴友们和社会又该怎样避免救援误会呢?

 

 

 

我迷惑了。我们都想要追寻一些东西。

里面和外面的人想的和看到的不一样,是不是就因为缺少和外界的沟通呢?

 

武依依发表于2011-10-13 17:43
分享到
  3537次浏览/58个回复 
    司司

    什么是没有必要的救援呢?

    林荣

    救援是必须的,无论对错。。。

    圆圈想倒立

    以后整个类似生死文书的东东

    去了  出问题  后果自负   (这个生死文书嘛  除了自己的签字 还必须要有1个以上的直系亲属的签字)

    如果出状况  需要叫救援   或   有亲属决定请求救援   费用自付    到时候  要命要钱  您自个想      偷笑

     

    当然  爬个香山一类的就别签生死文书了   流汗 

      武依依

      这主意不错,政府应该考虑一下。

       

      只是不知道会不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圆圈想倒立
      哈   说笑而已  有很多因素没考虑  
    老民工
    万一去救援的人死了,是不是要找活着好好儿的被救援的偿命? 
      山民(欧蓝德)
      这个确实是问题!
      蜗牛牛

      申请国家赔偿,好像有个什么助人为乐基金的.

      若有救援组织的,可向组织申请赔偿,劳动关系.

      武依依

      (⊙o⊙)…

       

       

      武依依
      现在很多救援组织都是民间自发的。。。真正是属于政府的,还能干活的就太少了。。。。可怜了那些人啊
    1768
    里面的到时间没出来外面的就去救援是好事,但里面的是否真的需要呢。1里面确实需要如不救援会有危险,2里面的人在不救援的情况下也能安全出来指是外面的人着急等不急了。
    gd行者

    这只是一次违规活动。

    通信中断,亲属报警,实施救援。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没准组织者、参与者现正在家偷着乐呢!或阳光灿烂、开怀大笑呢!

    看来违规还要注意保密呦!

      武依依

      自己选择的路,就要自己走,自己承担后果。其实外界说什么,都改变不了他们成功的事实。

       

      只希望自己可以每次都顺利哦

      gd行者

      是这样,完全同意。

      但也要考虑吹毛求疵者的,一旦发生问题,各方都要回答球子的质疑。

      他们会提出种种问题,这些制造事端的——————。

    gd行者

    救援是第一位的,在任何情况下。

    一个重犯在执行前,也应得到救治。治好了再枪毙,也是救治。

    人都要犯错误,要允许犯错误。但犯了错误,要承认错误,要改正错误,要承担责任的。要教育自己以后少犯错误,不犯错误,给别人做个反面教材。所以,得说道说道,写个检查什么的,再接受点处罚。

    对于寻求刺激,满足私欲的,有过错的所用救援经费,视情况收取,并处罚。

     

     

     

    老民工
    问题不是不小心掉到河里的事,而是刻意去追求刺激,满足个人欲望的户外,很多现成例子,赶着救援的人死了,需要被救的没事!也许人道主义的体现,在于让生死由自然来决定
      武依依

      大哥的意思,是过于追寻刺激,没有考虑到实际的危险性,做了不合适的事情?造成了不必要的救援?

       

       

       

      老民工
      是啊,以后一不小心就“被救援”了!  呲牙
    读你
    被救人与救援人的沟通至关很重要
    单翅飞
    首先应该上保险,出现意外情况,由保险公司承担;
    其次,进山前应该跟外面的有个交代,到什么情况的时候请求救援。
      UNAS灬粉茉
      保险必须有。。
      武依依

      恩恩,觉得大哥说的对,应该和外面交代清楚,这样就好了。

       

       

    武依依

    其实是想说,比如这次四姑娘山的救援事件,其实里面的人,还没到需要救援的地步,他们也走出来了,但是因为遇到了困难,延误了出山时间。

     

    对于山外的人,不知道里面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么多天没有出来,那应该就是出事了。

    对于山里的人,他们可能觉得只是比计划的难了点,多用了一点时间。

      UNAS灬粉茉
      我同意  小依依说的  沟通至关重要  要是能传出通讯说大家安全 正在出山  可能就避免上演救援大戏
    杜丘

    救援是应该的,看见人掉在水里能不管吗?

    可以通过保险方式来。国外怎么做的?

    战神

    如果不想救援就要做足前期的所有工作,在活动当中还要随机应变不能强硬实施,要综合考虑所有的情况。

    真要是救援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伊恩

    1. 明确生命至上原则,发现遇险,必须救援。

    2. 分清责任,在有告知危险的前提下,仍然已娱乐探险为目的的遇险,属于个人责任。地方政府及景区应该无责。

    3. 个人责任下的救援,费用应该由责任人负责。

    4. 因遇险时无法联系到责任人,费用问题应由救援申请方承诺。

    十字
    建议谁发求救,谁买单。否则是被动消费。
    UNAS灬粉茉

    邓海建

      10月9日,14名驴友在四川四姑娘山失踪,现已获救。四姑娘山景区管理局出动300人救援,已花费10万元用于救援,14名驴友或需要承担部分费用。目前,已经上山的12名救援队员与景区管理处失去联系。(10月13日《成都商报》)

      又见驴友被困深山、又见兴师动众的公众救援。这些年,“营救驴友”似乎成了每个小长假或出游旺季的“保留节目”。“浪费公共资源”是舆论一边倒的声音,有的要求被救援者为搜救成本埋单,有的直接将混乱的冒险斥责为“脑袋被驴踢了”,而更大的纠结还在于救援费用的支付上:财政全包?商业保险负责?抑或是被救者埋单?

      探险救援费不是个小数目,譬如今年4月3日,北京理工大学37名师生、北京科技大学一名大一学生及一名公司职员,在结伴攀登猫耳山时因迷路被困。接警后,北京警方和消防共派出300多名警力,并首次出动直升机进山搜救。飞机、汽车的燃油与耗损,以及300多警力的人力成本,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公众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如果违规探险都用公共财政兜底,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对违规探险默许或纵容?动辄数以万计、十万计的救援开销,会不会成为新的“无底洞”?

      这个逻辑让公众对不听话、不懂事的驴友多有怨尤。然而有几点是肯定的:一者,尽管涉险的驴友“不乖”,但其冒险精神的确无可厚非;二者,驴友也是纳税人,有权享受公共资源(包括公共救援服务),且生命的价值与金钱的价值不能等而视之。更重要的是,一旦救援需要“自费”,探险者很可能会因顾及成本而延迟求救时机,酿成更大的意外事故。

      有人建议学习发达国家在救援体系方面的经验,譬如美国以救援公司为主,公民可以在保险公司购买紧急救援险种,获得紧急救援卡;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遇险者可以拨打救援公司的电话,报出游客的紧急救援卡卡号,由救援公司最近的一个救援点实施就地救援,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但如果没有保险的话,则由游客自己承担费用。于我国的情况来看:探险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规模,救援公司或保险市场不可能因买方数量而稀释成本、甚至盈利。只要商业性救援服务尚未萌芽,公共救助就无法因成本藉口而抽身事外。

      于是貌似出现了一个悖论:让探险者为搜救成本埋单,则悖逆公共服务的属性;不让探险者为搜救成本埋单,又客观上纵容了这种无妄成本的泛滥。事实上,要解决这个悖论并不困难:政府搜救恪守公益边界,并不代表当事驴友就可以规避法律规则的惩罚——或者说,摒弃经济制约、寻求法律责任制衡的方式,更能兼顾救援的正义性与权责的对等性。该出手时公共救援还得出手,但险情解除后,驴友当为耗费的公共资源承担责任:这种责任既是为警示“后来者”,也是对民意与公共利益的一种“补偿”。

      户外登山探险无可原罪,但如果放任自身安全风险、绑架全社会公共资源,最终都只是以“歉意”了事,确实有悖公共社会的基本规则。眼下而言,规范探险活动,法律当在道德喧嚣之前有所行动。

    UNAS灬粉茉

    新华网评:探险救援费用该不该由驴友“埋单”

    关键词: 驴友,埋单,救援体系
    [提要] 于是貌似出现了一个悖论:让探险者为搜救成本埋单,则悖逆公共服务的属性;不让探险者为搜救成本埋单,又客观上纵容了这种无妄成本的泛滥。户外登山探险无可原罪,但如果放任自身安全风险、绑架全社会公共资源,最终都只是以“歉意”了事,确实有悖公共社会的基本规则。

    风若隐

    很有必要展开讨论的一个话题

    比例说“一个穿着雨衣走太白的70岁老师”遇到危险了

    该怪救援队没有及时救是援成功呢 还是怪这个70岁的老师不该来太白呢 还是说听信了某些人的误导?

    叶竹岩
    救援是必要的,但是救援人要有专业技能和素质,否则适得其反,如心脑疾病需要懂医的人判断能否移动,如果不该移动的移动了,可能造成更大的危险。再有,旅游外出应该做好准备,包括、心里的、物质的、路线、装备等,如果没有准备就有可能被救援,就是简单的爬香山,如果脚崴了怎么办?救援的事最好不发生。
    柒囍

    这个话题需要解读的问题很多..

    1.救援是一种突发情况。如果引申到人类面临生存的整体危机的时候,人类会抛弃所有的私利而团结互助起来。。

      也就是说,面对灾难的时候救援或救助是必须的,而且是国际化的。因为大家都是人。都有人性。人性最本质的一点是因为有爱的存在。在国外应该叫国际人道主义救助。这个人道就应该是爱的解释。

    2.国情和民众意识。比如中国还没有直升飞机在民用方面,那么那次狗牙山只能动用二三百警力。国力强盛是关键。另外救援只是一种补救手段而不是根本。如果驴友(包括组织者)很谨慎的面对户外的风险,那么救援的概率就很小,这个话题就远了去了..涵盖教育体制等太多事情..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