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照片摄于子梅垭口最高点的山头上,背面是贡嘎雪山全貌。照这个照片的时间为贡嘎之行在山上的最后一天,我们的车辆因道路被冰冻而被迫停在子梅垭口下一个晚上,我是在第二天醒来后独自一人徒步约3公里走上的子梅垭口,并踩着别人已经踩好的深及膝盖的雪坑站到的至高点。贡嘎雪山的全貌或多或少的给我们此次苦逼的行程些许慰藉或是奖赏。照片上看不出多少的倦容与疲惫,实则已经是筋疲力尽了。
说来,这次的贡嘎之行着实有些精彩。11人8匹马2向导,每天都有风雪伴着扎营,又有深及数十厘米的积雪伴着拔营,几乎全程的泥泞道路,高反,发烧,呕吐,寒冷,湿身,吃不饱喝不好,各种被堵车,甚至还一直怀疑被忽悠。
当这些一一经历,我们反而更加的从容了,而且总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也可能只是自己的阿Q精神罢了。如不是因耽搁时间而被困在垭口之下,我们可能就看不到日照金山,如不是被迫停留一个晚上,我们也欣赏不到白天下山的一路好风光。如不是车辆单向限行,我们也不能在下山后就立刻吃到可口的饭菜。我们总能为此次的各种遭遇找到一个能合理接受的理由,即便真心的辛苦,回头想来,也只会觉得知足与满足。
贡嘎是我们一行中一些小伙伴的暂时的告别户外之行,他们是有更正经的事情要去做。而之于我来说,经此之行,我从内心里也觉得自己可以先歇歇了,短时间里贡嘎的精彩都会盘踞脑海,且由着我心的絮叨,将这整个行程记录。
话说计划越早的活动流产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我们的年宝玉则。贡嘎被确定为十一的行程,貌似很随意,很不正式,很说干就干。虽然在很早前,有些小伙伴就表示了对贡嘎的向往,但都没有明确说一定要去,也更没有具体的计划。直到临近9月的某一天,饼爷动静悄悄地的言简意赅的发了活动(活动贴的图片是一只树袋熊,无活动详情介绍),并且临近活动跟前,这个活动贴都特别的言简意赅。虽然线上看不到多少的准备,但线下的腐败却蹭蹭的进行着,又是启动会,又是讨论会。又虽然会议的主题总有点偷梁换柱的意思,但贡嘎的行程一来二去的也确定了个大概。
11人,5人火车6人灰机,火车的小伙伴需请假一天提前粗发。对于回程的火车票,我们事先做两手打算,同时买了6号及7号的回程票,只是本人由于“年轻”智商不足,在武功山活动前取票时,愣是将贡嘎回程票脑残的全取了,所以只能事先便各种犹豫最终做了最富于的打算,退6号的火车,再多请一天假。不承想,其他的小伙伴,有主动的,有被稍微窜叨的也都退了6号的票,选择7号回来,而事实证明,我们实际的行程6号还米有抵达成都。
火车上的2宿1天无什么新意。晚上列车熄灯小伙伴们就准时碎觉。白天的一天,我与秋风有编小辫的活动打发时间。因为皮筋没准备充足,每个皮筋都需要一分为二,再二分为四来合理利用。而这个拆分的工作,是老白童鞋负责的。饭爷还为我们拍了几张照片,五哥就是个看客。对了,还有一位重量级的嘉宾——山里红姐。山里红姐是去牛背山的,与我们同一次列车,也为我的浩大的小辫工程出了一份力。
我的47个洋气小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