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纪念册...
更多
分享
玛旁雍措转湖图文记实
西北兵2012-07-13共5天
12101018[140张]
第1天

小提示

你可以插入文字、拖动照片拼图、设置背景音乐来美化你的旅行纪念册。

3 1 2
5 7 4 8 6
第1天
2012年7月13日
即乌寺
添加印象

0/1000字

玛旁雍措转湖图文记实序


从阿里回来已经一个多月了,期间端午节又去了石家庄的嶂石岩和山西昔阳的大寨村。却一直懒得整理阿里的照片。出于同行者的需要,也只好理理照片以便分发给他们。看着这些照片,觉得此行顺利圆满,很是感谢在网络提供共享信息的各位朋友为我此行前做功课时提供的信息帮助。无以回报也只好将我此行的所见以图文的形式共享于众,但愿对玛旁雍措和冈仁波齐感兴趣的朋友能有所帮助。


首次进藏是2010年9月20日至10月8 日,去了纳木错和珠峰大本营及樟木并徒步进入墨脱,算是对西藏有了一个感观认识,地理地貌特异、人文景观独特、民族传统。那次听人说阿里大北线很值得一走,阿里是世界屋脊的屋脊、藏族历史故事的发源地。从那以后开始对藏传佛教关注并了解,激发了我再次进藏到阿里朝拜神山圣水,看看莲花生、阿底侠修行弘法的地方和古格遗址及扎达土林的愿望。


这次算是第二次进藏,于2012年5月26日至6月11日主要去了阿里的普兰和扎达,实现了朝拜神山(徒步转冈仁波齐山)圣湖(徒步转玛旁雍措)的愿望。本文以图文的形式记述三天徒步转湖的和俩天转山的经历。


冈仁波齐和玛旁雍措都属于普兰县,关于玛旁雍措和冈仁波齐有很多传说,其中玛旁雍措是“万水之源”(即四条河:狮泉河、马泉河、象泉河、孔雀河的发源地,印度教徒尤其崇拜)和湖边寺庙的历史对我吸引力最大,决心要徒步一周,一是朝拜,二是对这些寺庙有个感官认识,三是体验高原徒步的心境。

0
0

这是在网上找到的冈仁波齐、纳木那尼、玛旁雍措、拉昂错的位置示意图: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这是Goolge地球中复制的玛旁雍措卫星图,红线是我设计的徒步路线,并转换成我的GPS数据格式装在我的手持GPS中作为导航用。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2012年5月30日下午到达了普兰县霍尔乡圣湖的一个景区入口,这里在霍尔乡的东边10公里左右,从这里进去几公里就可到湖边,那里有简易帐篷,可供转湖人休息和住宿。原计划从霍尔乡开始转湖,但由于这里找不到背夫和马匹,只好去即乌寺,那里转湖的人更多,也许能找到。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这是即乌寺公路旁的收费处,进入湖区要购买普兰县的旅游通票(每人200元,包括冈仁波齐、玛旁雍措、科加寺等普兰县的景点,有效期7天)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由于我这次安排的计划是从拉萨到玛旁雍措,先转湖三天,然后到普兰和扎达,这样可以休息几天再去转山。这样一来等到了塔尔钦转山就有可能过了有效期,于是和售票人商量能不能延长有效期或是推迟购买日期,他只同意在票上写下他的电话,同意证明我们是买过票的。


后来6月5日到塔尔钦时检票的人反复询问为什么票已经买了好多天了。

0
0

我们住在即乌寺旁边的一个客栈,这里主要接待来朝拜圣湖的印度香客。

0
0

印度香客的宗教仪式。

0
0

这三个帐篷是印度香客的“卫生间”,他们不用当地的卫生间。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印度香客有印度人还有欧美人以及俄罗斯人等多国人,他们有些人聚集在客栈的餐吧喝酒聊天。我也在这里吃了碗面条,就回房间早点休息了,以便明日有精力徒步。

0
0
第2天
2012年7月14日
朗那寺
添加印象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2012年5月31日玛旁雍措的黎明开始了我转湖的第一天,看得出今天会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精心选择5月下旬6月上旬之间来朝拜神山圣水就是为了有个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相伴我那颗虔诚的心。

0
0

添加描述

0
1
0/1000字

早上出发前留个影。在即乌寺也没找到马匹和牦牛以及背工,因为来玛旁雍措转湖的大多是印度香客和藏民,很少有内地人来徒步转湖的。而印度香客是乘车转湖,藏民不需额外请人或马匹牦牛背负行囊的。同行的老张由于高反不能徒步转湖,原先计划骑马,现在只好改骑“电驴”了。左一是本人;左二“电驴”骑手藏民白马,负责托运我们的行囊和老张;左三我们的包车司机藏民多吉(他陪我徒步转湖,他此前未徒步转过湖);左四,老张,带着氧气瓶骑电驴转湖。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太阳刚升起我和多吉就出发了,老张稍后出发,约好在朗那寺会合。刚开始走呼吸感觉有些急促,比在北京徒步时的速度要慢些,以便适应高海拔的徒步。这里已经海拔4620米了,还是慎重些好,以免过累引起高反。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朝阳下的即乌寺与飞鹰。这里是莲花生大师曾经修行的地方,山腰有其修行洞。当地藏民告诉,转湖要把即乌寺也放在圈里。

0
0

走过即乌寺背面阴影下的浅水塘。

0
0

回看即乌寺与住宿地。

0
0
0/1000字

今天的转湖路上没见到其他转湖人。走了半小时后我们开始加快了脚步,试着走了一个小时,看GPS走了5.8公里,呼吸还行,比早上刚出发时轻松多了,我心里一下放松了,不在担心发生高反了。

0
0

远处是纳木那尼雪山,对面湖边是印度香客的宿营地。

0
0

纳木那尼雪山与玛旁雍措中的黄鸭。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湖边的冰块与远处的雪山。这些冰块据说是冬天结冰的湖在春天开化后形成了冰块被风吹到了岸边的,至今未化。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晒晒我的装备:leki的双杖,卡西欧的登山表,佳明的手持GPS(62s),GG的35升背包,aigle 的windstoper的软壳裤和巴塔的C2保暖裤,始祖鸟的软壳上衣(天热后放在了背包里)和速干防紫外线的保暖衫以及布莱亚克的速干防风马甲,GARMONT中帮综合徒步鞋。哈哈这些专业的装备确实穿着舒适,既保暖又防晒防风且透气性很好,在烈日下快速行走身上出汗较多时也不觉得捂闷,只要速度放慢身上立刻干爽了。看来花钱可以换来舒适的。可是还是在第二天晚上发现,耳朵晒爆了一层黑皮,手背黝黑且干裂皱褶。第三天赶快戴上了手套并且把帽子的护脸也戴上了。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快到朗那寺时湖边悬崖上有几处修行洞,有的看上去有人居住的痕迹,有的成了黄鸭的栖息地。那天看到一个骑摩托车的藏民来到悬崖下边向上面观望,在找什么东西。多吉说可能在找燕窝吧!


从即乌寺到朗那寺是沿着湖边和山坡之间的土路走,这条路可以走越野车的。其实环湖都可以通车,这样2—3小时就可以转一圈了。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快到朗那寺时我们没有绕着山坡下面的道路走,而是根据我在做功课时在Goolge earth上看到的朗那寺的位置的方向直接走小路上山坡,来到了朗那寺的后山顶上。照片中朗那寺的下面是条河流,只有这里有桥可以通过。水大的时候,转湖的人沿着湖边走到了这条河就不能继续沿着湖边走,只能来到朗那寺这里通过小桥才能过河。据说曾经有人淌水过河被冲走了三个人,可见水有时是很大的。

0
0

朗那寺下边河流的小桥,这是我过桥后拍摄的。左上角山坡上的建筑是朗那寺。

0
0

河的另一边是一大片沼泽地,现在缺水已经大部分沙漠化严重。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就是这条河与霍尔乡那里的一条河迫使在非结冰的季节转湖的人不能沿着湖边走,只能从朗那寺过桥后往北走再沿着公路走到霍尔乡然后再走到湖边。这样比一直沿着湖边走多走将近10公里吧。不过藏民一般都是冬天转湖,一来是冬闲有时间转湖,再者河水结冰了,可以一直沿着湖边走,不用绕道霍尔乡。可以少走不少路,他们一般是俩天转完,也有一天转完的。

0
0

从朗那寺看冈仁波齐,运气不错,没有云层,只是有些不够透亮。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朗那寺僧房里墙上挂着玛旁雍措和冈仁波齐(照了一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玛旁雍措了,事后才注意到的)的图画。


非常

0
0

非常和善的僧人,一直帮我添加酥油茶并回答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当然由多吉翻译的。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我在这儿第一次吃了一碗糌粑,没用手和糌粑,使用的勺子。一边拌一边吃一边加酥油茶,直至吃完。很耐饿,下午走沙化的草地到晚都不觉得饿。可是第二天中午吃的方便面,走了俩小时就饿的慌了。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玛旁雍措里的晒干鱼,湖里的活鱼藏民不捕捞,只能拣漂到湖边的死鱼晒干,据说吃后能去病,藏传佛教的信徒很相信,我们的司机就帮别人代买了一条(20元)。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从朗那寺出来,过桥后我俩没有往北走上公路,而是一直向东直奔霍尔乡,一来不想绕路,二来不想走公路,想穿过这片沼泽地亲近大自然。开始的几公里都是沙化的草地,钻了几次牧民分割牧场的铁丝网,后来就遇到了四条河流,只能淌水过河。水不太凉,太阳也好,上岸后一会儿就晒干了脚。

0
0

哈哈,也不记得多少年没有下河玩水了。

0
0

和放牧的妇女问路并聊天,她们很愿意聊天的。

0
0

沙化的牧场。

0
0

藏羚羊,后来经常看到。

0
0
0/1000字

嘿嘿,虽然没走阿里大北线,但在转湖中见到了几次藏羚羊,野驴,黑颈鹤。

0
0

这片未沙化的草地聚集了众多羊和牦牛,也许几年后就不复存在了。

0
0

黑颈鹤,只看到一只。后来在回拉萨的途中看到了4,5只在河边一起捕鱼。

0
0

霍尔乡西边的河流里的鱼,有40厘米左右长。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霍尔乡,街上以饭馆和客栈居多。当晚我们住在一家新开业的简陋客栈,被褥是新的就足矣。这里的客栈规模都不大,条件简陋。

今天走了约30公里,用时近10小时。

0
0
第3天
2012年7月15日
楚果寺
添加印象

2012年6月1日,迎来了转湖第二天的朝阳,今天又是一个晴朗的日子。

0
0
0/1000字

从霍尔乡东出来往东南方向沿着土路走即可再次走到湖边,期间路过一个村子,有十来户人家,那里也有十来条狗,很是凶猛。当我们快到村子时就听到狗叫声了,由于昨晚店主人告诉我们到了这个村子时要注意狗,要从路的左边走离开村子远些免得被狗咬。所以这次听到狗叫声由于有了心理准备也就没恐慌,只是捡了石块,做好扔出去打狗的准备。先是一条狗迎了上来,我们很轻松的就用石头把它打的跑远了。可是不一会儿就来了十来条狗,狂叫着就冲了上来,我心里发慌了,多吉却不慌不忙的捡石头投向狗群,我说快跑吧,他说不能跑,用石头打,它们不会靠近的,你跑它们反而会靠近咬你的。他说以前经常遇到狗群的,等走离村子它们就不会追赶了。于是我也就稳定下心,不慌不忙的用石头打它们,继续往前走,这些狗离我们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这是我此生第一次和这么多狗遭遇,尽管有多吉对付狗有经验,我们还是出了一身汗,是紧张还是累的?或二者兼有。遗憾没来得及拍照当时的情景。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从霍尔乡出来走了40多分钟就到了这里,这条吉达河也是阻挡人们沿着湖边转湖的障碍之一。这里靠近湖边的草滩上的帐篷也可供转湖人住宿和休息,更多的是印度香客在这里自己搭帐篷宿营。过了这座桥就可以一直沿着湖边走到即乌寺。

0
0

来到了湖边的色热龙寺,正在维修。

0
0

添加描述

0
0

寺院里的物品都搬到了外边。

0
0

佛像也请到了帐篷里,仍然供奉着酥油灯。

0
0

尽管维修仍然还有转经和朝拜的信徒。

0
0

这么多藏民在一起干活,是此次阿里行程中唯一见到的一次。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中午来到了一个护林站,主人是一位在家修行的僧人,也是法师,帐篷里挂有他用的法器。他亲自动手洗了一个盆,为我们煮了一盆方便面。虽然方便面是我们自己带的,但我们还是给他放下了一些钱表示谢意。那里烧火用的牛粪也得用钱买呀。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下午的路途中,湖边的草地越来越好,多吉沿着路走,我则在草地中朝着牦牛群走。蓝天,白云,雪山,沙滩,经幡,草地,牦牛,羊群,湖,这种景色难得一见。

0
0

今天的目的就在前面雪山纳木那尼峰的脚下———楚果寺。

0
0

觅食的羊群,沙化严重的草地。

0
0

这里的羊群要比前面的羊群幸福多了。

0
0

快到楚果寺时路旁的玛尼石堆。

0
0

流向湖里的河水中有许多鱼。

0
0

雪山脚下湖畔的楚果寺。今晚的住宿地。今天走了32公里,用时10个小时多点。

0
0
0/1000字

由于中午只吃了一碗方便面,下午4点多就饿了,物资又被摩托车早就托到了楚果寺,也只能忍饿坚持了。多吉由于鞋小,脚痛的厉害,只能走走歇歇,慢慢的走着。我一边等他一边到湖边拍些照片。

0
0
第4天
2012年7月16日
果粗寺
添加印象

2012年6月2日7点45分开始了转湖的第三天,从楚果寺出发回到即乌寺,大约28公里。

0
0
0/1000字

今天也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晴天,我们沿着砂石路轻松走着,就像在北京徒步的感觉,双腿轻松,呼吸也和北京徒步时的感觉一样,真想放开脚步爽爽的走走,可是多吉脚痛,需要慢慢走以适应。我也就只好放慢脚步,且走走停停。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走了40多分钟就离开了土路,向着湖边方向直穿沙石滩朝着前方山坡与湖边的连接处走去,这样可以少走一些路同时离湖边也近。风险是可能遇到纳木那尼雪山形成的河流,如果不能淌过去就得顺着河流走到土路上过桥,幸运的是判断的河流都已干涸。

0
0

这些小花不知什么名字,生命力真强。

0
0

一只野驴看到我们后跑离了我们。

0
0

顺利穿过了沙石滩,来到了湖边的砂石路上。这是回望时的照片。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沿着左侧湖边的山脚走就可以到达即乌寺。今天天空晴朗,湖对面的山也可以看清楚了,前天就是从那个山脚下走过的。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湖边的松土地,有很多土拨鼠的洞,不知什么原因一路也未见到其身影。在上面走了走,很软,比较吃力,就没有紧贴湖边走了而是回到了绕湖的砂石路。

0
0

环湖路的里程碑。

0
0

添加描述

0
0

回望纳木那尼雪峰与我们走过的环湖砂石路。

0
0

来到了今天午餐地果粗寺。

0
0

果粗寺在一个沙石岩上面,岩壁的一个洞是阿底侠大师的修行洞。我没感觉费力就从沙石坡上去了。

0
0

从果粗寺看玛旁雍措。

0
0

僧房里用上了燃气灶,还有各种调味品。其生活习惯也在改变着。

0
0

僧房的一角,这里安装了有线电话。

0
0

寺庙里供奉着各种石刻佛像。

0
0

这是寺庙里供奉着一块天然形成的白色石头,形状像冈仁波齐。

0
0

僧人也试试徒步杖。

0
0

从果粗寺出来,沿着环湖砂石路,朝着冈仁波齐的方向走就可走到即乌寺了。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印度香客,他们是来这里洗浴的。我当时以为她是已经洗浴过了的,就朝她右侧的湖边走去,想拍湖水与冈仁波齐,当我拍完准备走时回头寻找多吉,却看到俩位裸体女在湖里洗浴,很是尴尬,赶快就走。也没有给她们拍照,不能做不尊重她们的事呀。


印度教认为在玛旁雍措的四个方位洗浴可以产生四种效果,即圣湖有四大浴门:东为莲花浴门,南为香甜浴门,西为去污浴门,北为信仰浴门。

0
0

呵呵,有幸见到了“小龙卷风”并拍照下来。

0
0

玛旁雍措与冈仁波齐。

0
0

哈哈全副武装的走在湖边的砂石路上。

0
0

玛旁雍措全景。

0
0

这里的羊可以天天喝圣湖水,印度教们羡慕吧!

0
0

洗浴后的印度香客。

0
0

冈仁波齐。

0
0

即乌寺与冈仁波齐。

0
0
0/1000字

今天走路很轻松,尽管走了一天了,还是冒风爬上了即乌寺客栈后面4,50米高的山坡,拍照即乌寺与冈仁波齐。

下午5点回到了客栈,用时近9小时完成了28公里。休息片刻,就起程前往普兰县城。至此圆满完成转湖。

0
0
第6天
2012年7月18日
0/1000字

玛旁雍措转湖图文纪实第一天: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2012年5月31日玛旁雍措的黎明开始了我转湖的第一天,看得出今天会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精心选择5月下旬6月上旬之间来朝拜神山圣水就是为了有个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相伴我那颗虔诚的心。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早上出发前留个影。在即乌寺也没找到马匹和牦牛以及背工,因为来玛旁雍措转湖的大多是印度香客和藏民,很少有内地人来徒步转湖的。而印度香客是乘车转湖,藏民不需额外请人或马匹牦牛背负行囊的。同行的老张由于高反不能徒步转湖,原先计划骑马,现在只好改骑“电驴”了。左一是本人;左二“电驴”骑手藏民白马,负责托运我们的行囊和老张;左三我们的包车司机藏民多吉(他陪我徒步转湖,他此前未徒步转过湖);左四,老张,带着氧气瓶骑电驴转湖。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太阳刚升起我和多吉就出发了,老张稍后出发,约好在朗那寺会合。刚开始走呼吸感觉有些急促,比在北京徒步时的速度要慢些,以便适应高海拔的徒步。这里已经海拔4620米了,还是慎重些好,以免过累引起高反。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朝阳下的即乌寺与飞鹰。这里是莲花生大师曾经修行的地方,山腰有其修行洞。当地藏民告诉,转湖要把即乌寺也放在圈里。

0
0

走过即乌寺背面阴影下的浅水塘。

0
0

回看即乌寺与住宿地。

0
0
0/1000字

今天的转湖路上没见到其他转湖人。走了半小时后我们开始加快了脚步,试着走了一个小时,看GPS走了5.8公里,呼吸还行,比早上刚出发时轻松多了,我心里一下放松了,不在担心发生高反了。

0
0

远处是纳木那尼雪山,对面湖边是印度香客的宿营地。

0
0

纳木那尼雪山与玛旁雍措中的黄鸭。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湖边的冰块与远处的雪山。这些冰块据说是冬天结冰的湖在春天开化后形成了冰块被风吹到了岸边的,至今未化。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晒晒我的装备:leki的双杖,卡西欧的登山表,佳明的手持GPS(62s),GG的35升背包,aigle 的windstoper的软壳裤和巴塔的C2保暖裤,始祖鸟的软壳上衣(天热后放在了背包里)和速干防紫外线的保暖衫以及布莱亚克的速干防风马甲,GARMONT中帮综合徒步鞋。哈哈这些专业的装备确实穿着舒适,既保暖又防晒防风且透气性很好,在烈日下快速行走身上出汗较多时也不觉得捂闷,只要速度放慢身上立刻干爽了。看来花钱可以换来舒适的。可是还是在第二天晚上发现,耳朵晒爆了一层黑皮,手背黝黑且干裂皱褶。第三天赶快戴上了手套并且把帽子的护脸也戴上了。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快到朗那寺时湖边悬崖上有几处修行洞,有的看上去有人居住的痕迹,有的成了黄鸭的栖息地。那天看到一个骑摩托车的藏民来到悬崖下边向上面观望,在找什么东西。多吉说可能在找燕窝吧!


从即乌寺到朗那寺是沿着湖边和山坡之间的土路走,这条路可以走越野车的。其实环湖都可以通车,这样2—3小时就可以转一圈了。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快到朗那寺时我们没有绕着山坡下面的道路走,而是根据我在做功课时在Goolge earth上看到的朗那寺的位置的方向直接走小路上山坡,来到了朗那寺的后山顶上。照片中朗那寺的下面是条河流,只有这里有桥可以通过。水大的时候,转湖的人沿着湖边走到了这条河就不能继续沿着湖边走,只能来到朗那寺这里通过小桥才能过河。据说曾经有人淌水过河被冲走了三个人,可见水有时是很大的。

0
0

朗那寺下边河流的小桥,这是我过桥后拍摄的。左上角山坡上的建筑是朗那寺。

0
0

河的另一边是一大片沼泽地,现在缺水已经大部分沙漠化严重。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就是这条河与霍尔乡那里的一条河迫使在非结冰的季节转湖的人不能沿着湖边走,只能从朗那寺过桥后往北走再沿着公路走到霍尔乡然后再走到湖边。这样比一直沿着湖边走多走将近10公里吧。不过藏民一般都是冬天转湖,一来是冬闲有时间转湖,再者河水结冰了,可以一直沿着湖边走,不用绕道霍尔乡。可以少走不少路,他们一般是俩天转完,也有一天转完的。

0
0

从朗那寺看冈仁波齐,运气不错,没有云层,只是有些不够透亮。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朗那寺僧房里墙上挂着玛旁雍措和冈仁波齐(照了一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玛旁雍措了,事后才注意到的)的图画。


非常

0
0

非常和善的僧人,一直帮我添加酥油茶并回答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当然由多吉翻译的。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我在这儿第一次吃了一碗糌粑,没用手和糌粑,使用的勺子。一边拌一边吃一边加酥油茶,直至吃完。很耐饿,下午走沙化的草地到晚都不觉得饿。可是第二天中午吃的方便面,走了俩小时就饿的慌了。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玛旁雍措里的晒干鱼,湖里的活鱼藏民不捕捞,只能拣漂到湖边的死鱼晒干,据说吃后能去病,藏传佛教的信徒很相信,我们的司机就帮别人代买了一条(20元)。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从朗那寺出来,过桥后我俩没有往北走上公路,而是一直向东直奔霍尔乡,一来不想绕路,二来不想走公路,想穿过这片沼泽地亲近大自然。开始的几公里都是沙化的草地,钻了几次牧民分割牧场的铁丝网,后来就遇到了四条河流,只能淌水过河。水不太凉,太阳也好,上岸后一会儿就晒干了脚。

0
0

哈哈,也不记得多少年没有下河玩水了。

0
0

和放牧的妇女问路并聊天,她们很愿意聊天的。

0
0

沙化的牧场。

0
0

藏羚羊,后来经常看到。

0
0
0/1000字

嘿嘿,虽然没走阿里大北线,但在转湖中见到了几次藏羚羊,野驴,黑颈鹤。

0
0

这片未沙化的草地聚集了众多羊和牦牛,也许几年后就不复存在了。

0
0

黑颈鹤,只看到一只。后来在回拉萨的途中看到了4,5只在河边一起捕鱼。

0
0

霍尔乡西边的河流里的鱼,有40厘米左右长。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霍尔乡,街上以饭馆和客栈居多。当晚我们住在一家新开业的简陋客栈,被褥是新的就足矣。这里的客栈规模都不大,条件简陋。


今天走了约30公里,用时近10小时。


玛旁雍措转湖第二天:

0
0
第7天
2012年7月19日
0/1000字

玛旁雍措转湖图文纪实第一天: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2012年5月31日玛旁雍措的黎明开始了我转湖的第一天,看得出今天会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精心选择5月下旬6月上旬之间来朝拜神山圣水就是为了有个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相伴我那颗虔诚的心。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早上出发前留个影。在即乌寺也没找到马匹和牦牛以及背工,因为来玛旁雍措转湖的大多是印度香客和藏民,很少有内地人来徒步转湖的。而印度香客是乘车转湖,藏民不需额外请人或马匹牦牛背负行囊的。同行的老张由于高反不能徒步转湖,原先计划骑马,现在只好改骑“电驴”了。左一是本人;左二“电驴”骑手藏民白马,负责托运我们的行囊和老张;左三我们的包车司机藏民多吉(他陪我徒步转湖,他此前未徒步转过湖);左四,老张,带着氧气瓶骑电驴转湖。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太阳刚升起我和多吉就出发了,老张稍后出发,约好在朗那寺会合。刚开始走呼吸感觉有些急促,比在北京徒步时的速度要慢些,以便适应高海拔的徒步。这里已经海拔4620米了,还是慎重些好,以免过累引起高反。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朝阳下的即乌寺与飞鹰。这里是莲花生大师曾经修行的地方,山腰有其修行洞。当地藏民告诉,转湖要把即乌寺也放在圈里。

0
0

走过即乌寺背面阴影下的浅水塘。

0
0

回看即乌寺与住宿地。

0
0
0/1000字

今天的转湖路上没见到其他转湖人。走了半小时后我们开始加快了脚步,试着走了一个小时,看GPS走了5.8公里,呼吸还行,比早上刚出发时轻松多了,我心里一下放松了,不在担心发生高反了。

0
0

远处是纳木那尼雪山,对面湖边是印度香客的宿营地。

0
0

纳木那尼雪山与玛旁雍措中的黄鸭。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湖边的冰块与远处的雪山。这些冰块据说是冬天结冰的湖在春天开化后形成了冰块被风吹到了岸边的,至今未化。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晒晒我的装备:leki的双杖,卡西欧的登山表,佳明的手持GPS(62s),GG的35升背包,aigle 的windstoper的软壳裤和巴塔的C2保暖裤,始祖鸟的软壳上衣(天热后放在了背包里)和速干防紫外线的保暖衫以及布莱亚克的速干防风马甲,GARMONT中帮综合徒步鞋。哈哈这些专业的装备确实穿着舒适,既保暖又防晒防风且透气性很好,在烈日下快速行走身上出汗较多时也不觉得捂闷,只要速度放慢身上立刻干爽了。看来花钱可以换来舒适的。可是还是在第二天晚上发现,耳朵晒爆了一层黑皮,手背黝黑且干裂皱褶。第三天赶快戴上了手套并且把帽子的护脸也戴上了。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快到朗那寺时湖边悬崖上有几处修行洞,有的看上去有人居住的痕迹,有的成了黄鸭的栖息地。那天看到一个骑摩托车的藏民来到悬崖下边向上面观望,在找什么东西。多吉说可能在找燕窝吧!


从即乌寺到朗那寺是沿着湖边和山坡之间的土路走,这条路可以走越野车的。其实环湖都可以通车,这样2—3小时就可以转一圈了。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快到朗那寺时我们没有绕着山坡下面的道路走,而是根据我在做功课时在Goolge earth上看到的朗那寺的位置的方向直接走小路上山坡,来到了朗那寺的后山顶上。照片中朗那寺的下面是条河流,只有这里有桥可以通过。水大的时候,转湖的人沿着湖边走到了这条河就不能继续沿着湖边走,只能来到朗那寺这里通过小桥才能过河。据说曾经有人淌水过河被冲走了三个人,可见水有时是很大的。

0
0

朗那寺下边河流的小桥,这是我过桥后拍摄的。左上角山坡上的建筑是朗那寺。

0
0

河的另一边是一大片沼泽地,现在缺水已经大部分沙漠化严重。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就是这条河与霍尔乡那里的一条河迫使在非结冰的季节转湖的人不能沿着湖边走,只能从朗那寺过桥后往北走再沿着公路走到霍尔乡然后再走到湖边。这样比一直沿着湖边走多走将近10公里吧。不过藏民一般都是冬天转湖,一来是冬闲有时间转湖,再者河水结冰了,可以一直沿着湖边走,不用绕道霍尔乡。可以少走不少路,他们一般是俩天转完,也有一天转完的。

0
0

从朗那寺看冈仁波齐,运气不错,没有云层,只是有些不够透亮。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朗那寺僧房里墙上挂着玛旁雍措和冈仁波齐(照了一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玛旁雍措了,事后才注意到的)的图画。


非常

0
0

非常和善的僧人,一直帮我添加酥油茶并回答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当然由多吉翻译的。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我在这儿第一次吃了一碗糌粑,没用手和糌粑,使用的勺子。一边拌一边吃一边加酥油茶,直至吃完。很耐饿,下午走沙化的草地到晚都不觉得饿。可是第二天中午吃的方便面,走了俩小时就饿的慌了。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玛旁雍措里的晒干鱼,湖里的活鱼藏民不捕捞,只能拣漂到湖边的死鱼晒干,据说吃后能去病,藏传佛教的信徒很相信,我们的司机就帮别人代买了一条(20元)。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从朗那寺出来,过桥后我俩没有往北走上公路,而是一直向东直奔霍尔乡,一来不想绕路,二来不想走公路,想穿过这片沼泽地亲近大自然。开始的几公里都是沙化的草地,钻了几次牧民分割牧场的铁丝网,后来就遇到了四条河流,只能淌水过河。水不太凉,太阳也好,上岸后一会儿就晒干了脚。

0
0

哈哈,也不记得多少年没有下河玩水了。

0
0

和放牧的妇女问路并聊天,她们很愿意聊天的。

0
0

沙化的牧场。

0
0

藏羚羊,后来经常看到。

0
0
0/1000字

嘿嘿,虽然没走阿里大北线,但在转湖中见到了几次藏羚羊,野驴,黑颈鹤。

0
0

这片未沙化的草地聚集了众多羊和牦牛,也许几年后就不复存在了。

0
0

黑颈鹤,只看到一只。后来在回拉萨的途中看到了4,5只在河边一起捕鱼。

0
0

霍尔乡西边的河流里的鱼,有40厘米左右长。

0
0

添加描述

0
0
0/1000字

霍尔乡,街上以饭馆和客栈居多。当晚我们住在一家新开业的简陋客栈,被褥是新的就足矣。这里的客栈规模都不大,条件简陋。


今天走了约30公里,用时近10小时。


玛旁雍措转湖第二天:

0
0
2012-07-13 至 2012-07-19
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