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约:1000公里、800年与2天~~(一)
那是一个800年前的约定……
夜晚,浓云密布。看不见月、看不见星,只听到沉重的风的咆哮,风吹在脸如刀割。他的声音嘶哑着:我,还要再回来……
春去、秋回,一瞬,仅仅是一瞬,时间就定格在2010年。
周六一早,迎着初生朝阳,是践约的时机了。约上“一直走”老师。路程,就从元大都遗址公园开始计算。
北京这地界儿,自从夏商时代的幽、蓟等地方方国在此立基,已经不少于4000年。至于周初武王大封天下,与周公平起平坐的召公被封于此,建立燕国,从此,这里便以崭新面目雄立于北方疆界。
到了公元1000年左右,契丹人打败了沙陀人的后唐,夺得幽州地带,建立大辽王朝,在此设立南京。后来,东北过来了女真人又打跑契丹人,建立起大金王朝,立为中都,城址就在今广安门一带。没几年,北边过来一个提搂鳎目的喇嘛,蒙古人来了,直打得别着喇叭的女真人成了不敢说话的哑巴,大元王朝建立。“大哉乾元”气象宏阔,中世纪的北京城泱泱之大,世所罕见。
大元雄主忽必烈与元妃塑像。(这元妃怎么看怎么像西南蛮苗女子呀?进皇宫唱“今天是个好日子”的苗族女娃子?呵呵,题外话了~~)
历史的记忆,总在每一粒尘土中。由北京城一路向北,路经居庸、延庆、官厅、怀来、宣化、张北,向上缓缓行近到蒙古人和女真人一场决定性战役的战场遗址:张北野狐岭金元大战遗址。此一战,也决定了蒙元由此进入盛时。 成吉思汗的蒙古人势力刚兴起时,就压抑不住雄霸天下的伟大志向,不住向大金王朝发起攻击。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受封号“成吉思汗”。5年以后的1211年,大汗即以“报父仇”为名,倾蒙古全部兵力6万人,向南与大金中央军40万人决战,决战地点就在眼前这莽莽山岭之上。金国40万士兵沿山脊一线排开,野狐岭上,金国帅旗猎猎飘扬。山下的蒙古军也纵开战马,跃跃欲试。5000名精壮汉子组成敢死队,在大将木华黎带领之下,呼啸而来,直接采取斩首行动,直扑金国帅旗所在,金国士兵赴援不及,蒙古大军在成吉思汗鞭策之下,如狼似虎般冲杀上来,一举冲散金国布阵,金国大帅落荒而逃,金兵一哄而散、溃不成军,金国军事力量由此瓦解。4年后的1215年,蒙古军抡着弯刀冲进金中都,一把火把金国宫室烧个底儿掉。
离开野狐岭,北行50公里就到了元中都。
亲手触摸历史的“一直走”老师。摸一摸那历史的温度,似乎有点烫手~~
忽必烈的孙子元武宗海山自一即位就心急火燎要在这里建一座新都城。他为什么要在这里建立新都,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半年时间,新都城建成完毕,这速度可不比建设奥运场馆慢。谁料想,又过两年不到,武宗驾崩,12天后,尚未登基的太子就宣布废止“中都”,改作偶一临之的行宫所在。中都的光彩隐没了。若干年后,红巾军打到这里,一把火烧了个稀里哗啦。
九连城原来是金代所置的昌州城。成吉思汗先是取下金代北部三州(恒州,今正蓝旗上都镇;昌州,眼前的这座九连城;抚州,现在的张北),继而在野狐岭与金军展开决战,最终使时运的天平倒向自己。九连城的称呼来自对城池四边的描述,每一边上,数一数,都是九座墩台,这一建筑形式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下午3点,路过草还有脚面高的贡宝拉格草原。看着那些骡子马呀的,伸长脖子费劲儿的去啃青草芽,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茂绿的草原与枯黄的沙漠,其实,只有一层薄薄的相隔~~
贡宝拉格草原,本叫太仆寺旗草原,满清一代的养马场。著名的张北马不知是不是就是这里的优良品种,当然那是近50年来的事情啦~~
(待续)
一直走老师腰里的是 武装带吗···
都一个时代的 最早的时候我用的这种 后来用的武装带 感觉那扣更漂亮哈哈
带武装带就为了那五星和卡扣哈哈
带武装带就为了那五星和卡扣哈哈
一天打来回和一天往返不是一回事么?本来以为一回事的,结果看了这段话糊涂了……
第一句要不要搞得芥末KB?!看得俺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收藏有空去看看
哦,那就得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