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约:1000公里、800年与2天~~(三)
知行合一,知识在行走中得到它最大发扬。路还得往前走。
从多伦老城出来,开始回程路线的行进。
返回到正蓝旗上都镇,准备从这里直接向南行,走沽源、赤城方向回京,这样要比来时的路少走100多公里,同时这条路上也有不少项目可以游览参观。
上都小镇不大,长约二公里,一条主要街道东西通到头,两侧又伸展出南北方向的岔道,一如他处的小镇。所不同的镇上建筑已有了明显的蒙古风格,蒙古包样式的房顶、蒙族喜爱的天蓝色随处可见。
镇子东头的元上都博物馆,走过几次,都没有看成,这次一定好好看看。走进博物馆,一老师便不禁感叹:呀,这么一个小小的旗政府竟然有这么优秀、内容翔实、美观漂亮的博物馆,真是没有想到~~
元上都博物馆西侧,忽必烈广场。大元皇帝忽必烈顶着酷热太阳向我们招手。
对于大元帝国,我们究竟知道多少?从小耳熟能详的中秋节“八月十五杀鞑子”、“九儒十丐”贬低文化人,新婚夜女孩子归蒙古族村长所有,结果导致汉族女性怀孕的第一胎都要打掉,还有十户人家合用一把菜刀~~~,至少我得到的这些历史知识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让我困惑。这个困惑的开端来自于那一年去朝谒司马迁墓祠,当讲解员说到司马迁墓祠是在大元帝国时代才受到重视,忽必烈敕令修建了司马墓祠,这一席话让我极度惊讶,甚至陷入空前茫然之中。我们尊崇的史圣在我们汉族自己这里并没有得到重视,而是在蒙古人时代才得到神圣地位,介太滑稽了吧~~。蒙古人,在给我们的教育中那可是文化的摧残者呀~~
历史,真的是一个由人随意打扮的小女孩吗?元三都之行,一路陷入沉思。佛说:不可说,不可说也。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惠子说:白马非马~~
离开上都镇,沿着闪电河向南一路奔驰,蜿蜒曲折的河流时时刻刻伴随在公路左右,时而露出半个面孔,让你惊喜,时而远远躲开你,在远方的天际上隐隐存在。
将近沽源县城时,路过了“五花草甸”,其实我更愿意叫它“五色花海”,5月至8月间的草海中开满五颜六色的花儿,可惜,这时,花已落尽,天凉了,花儿们卸去彩衣,留待明年的盛放。
刻意经过沽源,还有个想法,就是要去看看萧太后的梳妆楼。当然,美貌的萧太后您是瞧不到了,因为那座建筑跟大辽契丹没有任何联系,它的原名应该是“树桩楼”,让当地人叫白了,就成了“梳妆楼”,还让萧太后在这儿梳妆打扮一回,暧暧昧昧怪诱惑人的。梳妆楼位于沽源城东南、闪电河西岸,是忽必烈的外孙、突厥族汪古部落首领阔里吉思的陵墓。
早在计划元三都之旅时,zibao发来短信,让特别留意一下“金莲川幕府”在元代初创时的作用,这个题目留给zibao下一次专门论述吧,从网上查到沽源县城不远的小宏城古城遗址有可能就是“金莲川幕府”行政办公之所在,于是,小宏城被郑重其事列入元三都之旅计划。到达小宏城故址时,已是下午5点多了,天依旧青蓝深邃、白云慢慢浮动,金色霞光照射在古城城垣,隐隐增添古城的神秘。
在古城中意外遇到两位考古工作者,持着洛阳铲正在打考古探洞,聊了几句,获益匪浅。哈哈,第一次看见实际使用中的洛阳铲。
从小宏城出来,暮色已经在西天之上隐隐显现,霞光越发的炫丽。
就在霞光马上要落入大山的瞬间,终于跑到了此行中另一处几次走过而没有细细赏鉴的独石口关城。
独石口曾是与张家口齐名的长城隘口,民国时曾经设立“独石县”,可以想见当时它的重要地位。但随着长城作用的丧失,再坚固的城墙关口也有没落时候,一如这璀璨晚霞。
独石口之名来自于这块屹立于河床之中特立独行的巨石。
晚霞之下,一层鎏金染彻苍老的巨石之侧,神圣的光给这一次三都之旅点染上令人唏嘘不已的心情。
谢谢一直走老师,与他同行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一路交谈、受益匪浅~~
谢谢zibao和博雅散人老师,谢谢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专业历史信息,使我们这一行增色不少。
谢谢一路之上北国兄时时刻刻的关注,下一次,约上小蜜蜂、芒果、zibao、小薇等人,咱们踏踏实实再走一次文化之旅。
再次感谢博雅散人老师的蒙古历史学专业文章:http://www.517huwai.com/blog/11314
今日刚刚拜读
收藏
什么时候还去呀?组织一次自驾呗。俺们也跟着一直走老师和蒙老师长见识。
据说,有这么一个设想,将元上都、中都、大都一起打包申遗。
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变成元上都单列出来先申遗了。
现在,专家已经在对元上都项目进行考察了,元上都申报的自然和文化双遗产能否成,2012年就会有结果了。
另外,关于历史,
匈奴-汉;突厥-唐;
通常,汉和唐是我们接触的重点,而对于同一时期的匈奴和突厥却知之甚少。
对于元朝的历史以及蒙古(含漠北的和林地区以及漠南汉地)的历史,即便在今天,仍然有不少困扰或盲点。
谢谢~~
蒙兄的文章写的很好,很欣赏蒙兄这种孤往独行,好学深思之人.
读蒙太恩先生“践约:1000公里、800年与2天"一文有感
http://www.517huwai.com/blog/16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