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令我如此留恋——一个人的旅程之大美青海-离别
8月20日-8月21日 离别
5点起床,6点发车。坐我旁边的是一个要去北京民族大学读大一的藏族小伙子,他都能考上民族大学了,汉语却依然不能达到跟我顺畅交流的程度。天还没有大亮,本来想上车后再好好睡一会的。可看着窗外逐渐清晰起来的草地和牛羊,还有那越来越蓝的天空和白云,心底的留恋油然而生,再也睡不着了。眼睁睁看着天空由湛蓝变为浅蓝,白云从立体变为平面,我知道,我们的海拔已经降下来了。8点左右我们被拦在一个施工路段,告示写着要停留2小时,没想到才停了15分钟就放行了,那藏族小伙子在很远的地方听MP3差点耽误了上车,是我一直跟司机喊说还有个小伙子没上车呢,才算没耽误了他来北京报到。回想我在蜀道上遇到的历次的堵车经历,这么快放行还真是第一次,这大概是因为他们3个福建人人品好吧,希望这一次跟他们一起,不遇到堵车,可以一路畅通到达成都。中午11点钟车停红原,司机叫大家吃饭,我们都不饿,于是依然秉承我们长途车中不吃正餐的传统,留着所有的好胃口,晚上去成都大吃一顿吧。下午2点不到,我们的车居然停路边小卖铺开始洗车了,根据在四川多次坐长途车的经验,这应该表明我们离大城市不远了。我问卖西瓜的大妈还要多久到成都,大妈给了我极乐观的回答,说还有2个小时左右就能到了。我上车把这好消息跟他们仨分享,4个人正在开心中,忽然车停在一个隧道里了,前面堵得水泄不通,隧道里通风极差,气温又高,很快车内温度升至起码35度以上。人们渐渐坐不住了,售票员大妈干脆打开车门放大家下去自己走出隧道,事后证明这是一个多么失败的决定。谁能想到这个隧道如此之长,里面车水马龙堵了那么多双向的车,我们在车流的缝隙中,十分危险的借着车灯的光亮前行,尾气几乎把我们熏晕过去,路面又黑很多人绊倒,最可怕的是,走了有半个小时还没走出隧道,大家都基本绝望了,最终在没出隧道之前,我们的车赶上了走路的人们,我们被接上车得救了。估计经历了这一次隧道之旅,全车再也没有一个人在堵车的时候要求下车自己走了。
此后的路就一直堵,时速不到30公里。旁边一个从汶川上车的小伙子说,平时他从汶川坐车去成都,也就2个小时就到了,但是今天前所未有的堵车。我回想我每次在四川坐长途车,无一例外的都会这么堵,我一直以为四川的路就这样,500公里从来都要开12个小时以上呢。今天听了这小伙子的话才第一次反思,难道是因为我跟蜀道八字不合,才使我在四川的长途车旅行总是这么不通畅吗?经过了汶川、映秀的地震遗址,从都江堰开始上了高速,在大家即将崩溃前,傍晚7点半钟,总算到达了成都茶店子长途车站。我订的汉庭的地点还真的很不错,在人民公园正门对面,距离宽巷子、天府广场这些我最熟悉的成都的地点,都十分近。
放下行李顾不上洗个澡换身衣服,直接就去了宽巷子对面的靓家火锅吃饭,口味依然这么熟悉而可口。吃完饭约了3年前在成都培训时认识的藏族小伙子阿旺来宽巷子坐坐,没想到现在宽窄巷子里的酒吧都这么贵了,我们两在一间法国餐厅喝了点酒水,居然就花了小200元,比北京的酒吧价格还要高。在成都唯一见到的朋友,是个藏族人,真好。跟阿旺谈起我在旅途中的见闻和经历,很多次都有落泪的冲动。对藏族文化和高原土地的那份热爱,无论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都不能表达出一、二来。阿旺说藏族人民全民信佛,与世无争,他们喜欢用自己的方式生活。不去藏区,永远不能理解他所讲的“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是什么意思,去过了才有一点懂得,什么叫“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生活”。阿旺迅速给我设计了一条线路,让我明年走西宁-玉树-玛尼干戈-道孚-康定-成都,他说那条线路上的风景更美。在成都繁华的窄巷子的法国酒吧里,在将近凌晨的时分,我的思绪迅速闪回了同仁、年保玉则,想起了旅途中所有的快乐时光,当时真的有一种冲动,明天不回北京,直接就去走这条线路了。虽然每天需要坐10个小时以上的长途车,虽然有些地方甚至不能洗澡不能换衣服,虽然跟藏民语言还不太通,但我为什么这么怀念藏区的旅途,为什么想到要回北京,就会这样的忧伤?
21日是这次旅途中,唯一的一次真的睡到自然醒。11点出门,成都阴,凉爽的完全是秋天。没想到,2011年的夏天,就这样与我的青海之旅,一起结束了,而2011年的第一个秋日,竟然是在成都度过。吃了顿早午饭,老妈蹄花和干锅兔肉,带他们三人去天府广场和盐市口,下午2点半又吃了顿手提式串串香,在成都恨不得每天吃5顿饭才好,因为好吃的实在太多。4点半从汉庭出发,打了辆黑车去机场,离愁别绪充斥心底,无以排解。飞机再次不出意料的晚点,本来是7点半该起飞的,到8点半才登机。在候机厅等候的时间里,我一边翻看相机里本次旅途的照片,一边疯狂的流泪。直到今天,写到这里,依然眼眶湿润,那种情绪始终清新的还在心头,从全世界任何地方飞往北京,都是归途,无论从巴黎,抑或雅典,或者开罗,结束旅程飞往北京时,都挺开心的,觉得终于要回家了。只有从藏区高原即将飞往北京时,感觉不是回去,而是分离,那种离愁和不舍,每一次,每一次,都更加深刻。一年一度在夏天去藏区旅行,是我的节日。
回到北京已经8天,8天里,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记录旅行的过程。到今天为止,在年保玉则骑马磕破的膝盖已经开始掉痂,血液里澎湃的情感也渐渐平静。上帝给人类最好礼物,是遗忘。朋友聚会吃饭,看电影,看话剧,游泳打球,在北京这个国际化大都市里,填充我们生活的内容太丰富,太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淡忘了旅途中的感动和深情。但我多么不想这么快就忘记了旅行的心情,我每天听着在青海听的歌曲,无数次翻看青海之旅的照片,拼尽力气守着一颗孤独的心,直到我把整个旅程回忆完全。如果仅指风景,我认为青海之旅的途经风光不如西藏林芝那么旖旎,也不比四川稻城那样震撼,但不知为什么,这一次旅行却似乎比以前每次的藏区旅行更加令我难忘。迄今为止,我还没有找到对藏区如此热爱的最深层次的原因,只能说,这是前世的安排吧。
这次在阿坝格尔登寺围墙外转经时,忽然间对仓央嘉措那首歌有了另一层的理解,本来唱的是爱情“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或许它唱的也是缘分呢?“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们相见。。。。。。”感谢在青海8天的旅程里,无论多么短暂,曾经与我同行的所有朋友们。鸽子、小不点、狂人、永胜、jejap、琼柏、小程、郑师傅、扎西才让、噶桑、马师傅。。。。。。还有那些我或许永远不会知道姓名的他们和她们。因为有了你们,一个人的旅行,我却没有一刻觉得孤单。在我有生之年,只要健康允许,只要我还走得动,我还会每年去高原,去看藏区的风景,去与你们途中相见。
-
-
2011-09-27 20:06开心大哥看着这个ID,很熟悉。进来一看,还真是老朋友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