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记忆】明十三陵、关沟古道百年前旧照一窥(约翰•汤姆森)

        其实严格算起来也不是什么游记,只是考虑到相册图片太多翻页可能有点麻烦,所以采用游记的形式展现,想看游记的盆友可能要失望了。
        算下来跟随一直走老师已经出行三次,虽然不多,但是大约把一直走老师一直都在热衷传承的十三陵文化之旅、京西古道文化之旅和关沟古道文化之旅都走马观花地感受学习了一遍,下面这些图都是百余年前国外摄影师镜头下拍摄的明十三陵和关沟古道的旧照,走过了今日的明十三陵和关沟古道,回到家中稍作闲暇之时,也来品味一下百年前真正的明十三陵和关沟古道吧!
        灰常感谢一直走老师这些年来带领着一批又一批的文化、户外爱好者穿梭于明十三陵、京西古道和关沟古道之间,将他们背后的文化和故事讲给大家,在此谨代表热心支持一直走老师的粉丝们向一直走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祝福您的文化健身之旅一直走下去,并且越走越远!

        这套片子是一位叫做约翰•汤姆森的英国人在百余年前拍摄的,这里对作者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感谢他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照片资料。

        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 1837年6月14日-1921年10月7日),出生于英国爱丁堡。在当地大学就读化学专业。25岁时到东方旅行开始摄影创作。几十年后,被人们称为卓越的“街头摄影家”。

        1869年汤姆森再次来中国,在香港皇后大道开设了一间摄影室,拍摄人像和出售香港风景照片。随后,他深入中国内地和台湾,行程五千多英里与中国社会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当时他使用的是湿版法,需要携带大批器材,因此雇用了八个背负笨重照相器材的“苦役”。从香港启程,经过广州、台湾、汕头、厦门、福州、上海、宁波、南京等地,然后沿长江溯流而上,直到贵州。以后又北上,到达天津和北京,游览了南口和长城等名胜古迹。

        此行的目的是想把中华古国的奇伟景象及人民生活、地方物产、风土人情通过他的镜头做忠实的纪录,然后介绍给各国人民。为了拍摄这些照片,他克服了种种由于语言、思想等各方面的隔阂和障碍。他用切身体会说道:“我在中国的感受是:中国人相当诚恳、好客。我相信任何一个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及能使对方理解的外国人,都会在这块土地上遇到类似的事情”。可以看出,汤姆森对中国人民的态度是友善的,这种思想感情也表现在他的许多作品中。
























南口记忆发表于2012-12-09 17:50  
分享到 
赞过
(3071次阅读/20个评论/5人赞过)
    一直走
    第2—4张为十三陵神道。
      第5张为十三陵长陵祾恩殿。
      第6、7张为居庸关云台。
      第8张待考。
      第9张弹琴峡。
      10和12似为八达岭。
      11应当是居庸关。
    又见彩虹
    很多精致都和今天的不一样了,感慨,珍贵的影像强
    又见彩虹
    强
    惠然而来
    强
    老二毛
    强历史呀历史。。
    叶竹岩
    强强强握手握手握手咖啡
    雅痞摄坊
    贴上古今对比,讲明消失原因。。。求科普。
    雷子
    是啊  不是一般的珍贵啊
      很感谢当年那些留下这些影像的作者,可能当时只是无心之作,百年之后,诸景皆无,尤为珍贵。

      其实可以寻找。如神道的石像生,不过环境背景里增加了不少现代人想象后的营造,没有了过去的沧桑。

      这张片子印象里有人考证为现杨六郎石像处。

      嗯,是五郎像脚下的弹琴峡。
    雷子
    历史啊
      一堆珍贵的老照片 呵呵
    一直走
    欣赏,收藏。
相关系列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