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节黔东南行——正月初六(2013年2月15日)

      人生中对于未来是未知的,也才会有意外和惊喜!旅途中,也总会有一些意向不到的意外和惊喜在等着我们......  .....

     听说芭莎的演出是在上午的十点钟才有的,爱赖床的我自然要多睡一下了。Snow早起拍了很多美丽的照片:昨夜的小雨又让整个早上弥漫在云雾之中。高高的山插入云霄,半山腰云雾环绕,苍翠的树木隐藏在云雾的后面。早上的山峦,静的大气、典雅;美的像一个懒床的小孩儿,可爱、自在;又像一位诗卷里的隐者,平淡、自得;俨然一位平凡的农人,真实、朴质。





   

 洗漱完毕,边吃面条(这里早餐多数都是挂面),边听来此游玩的游客兴奋的讲着一路的见闻。这时一位坐在炉子旁边的大哥也插了话,我和snow凑了过去,才知道大哥是司机,来拉人的。一听拉人我们便兴奋起来,问可以搭车不,大哥说,今天要去小黄和肇兴刚好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司机痛快的答应我们搭车的请求,两个人收200元。其实我们对这两个地方的距离还是很模糊的,所以对价格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概念,(但是实际上这个价格真的很值的)于是我们约定演出后就出发。



     演出是十点开始,我们提前就跟着熙熙攘攘的人一起走到大门口,表演是从这里开始的。路上一个游客买的白萝卜,顺便切了一块给我,水分是相当的足啊!

这里讲一下关于芭莎:芭莎苗是苗族的一个分支,他是现在遗留下来的最后一支枪手部落,他们成年男子人人都佩带一 把火药枪,头发的周围都是用镰刀剃得干干净净的,正中留一撮绑起来,俗称"后棍",服装是宽大的袍子,穿拖鞋,一 身装扮很像日本的武士,因此曾经有过日本的专家,学者到过贵州来寻根,他们认为他们的祖先可能就是贵州的芭莎苗族。这里还有一段关于芭莎的传说:苗族的祖先蚩尤有三个儿子,岜沙人就是第三个儿子的后裔。当年蚩尤被黄帝打败,率领部落开始了向西南的千年长征。岜沙苗族的祖先就是大迁徙的先头部队——九黎部落的一支。他们开山劈路、鏖战熊罴,勇武之至。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时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衣,直统大筒裤,青布裢,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打鱼。爬山上树如履平地,极擅长爬山打猎,衣食住行均取之于山林河谷。他们十分重视自己身体的强壮,狩猎与耕作技术高超,还特别强调装束和身体的标志。



                         
    迎宾表演过后,由导游带大家边讲解边向里面走去。



    芭莎在汉语拼音中是“ba sha”,而当地人却读作“bia sha”。可能是旅游已经成规模,这里的小孩子也开始有些势力起来,拍个照都跟着要钱。无奈啊!走过芭莎的香樟树亭,听说毛主席纪念堂就是用这里的树木,所以特意建了这么个亭子,村民招呼大家上香,当然是要钱的哦!







      芭莎最有特色还是“树葬礼”:岜沙人说:“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尽管321国道已于1965年修通到达这里,但是芭莎人从不滥伐树木,对树木特别崇拜,把树木当神祭拜。而树葬是最好的体现:

      在岜沙看来,生命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一个人出生,表明祖先魂灵以肉体形式来到世界;一个人去世,则意味着灵魂回到远祖中去,生与死只不过是灵魂与肉体的交替罢了。于是,每当寨里诞生一个孩子,他们就种下一棵树,并让这棵树陪伴孩子成长;当一个人死去,就砍下那棵树,搭起他魂归故里的桥梁,在密林深处埋葬掉死者,并消除掉他在世上的一切痕迹。同时,在死者的身上再次种下一棵树,生命便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开始……芭莎属于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空气湿润非常适宜树木的生长,所以在这里树木可以很快就长大的。我觉得树葬很环保,可以节约很多的土地浪费,而且这种形式从文学角度来讲也带着浪漫的气息。

      从树葬陈列室走出来,就到了我们住宿的广场了。今里本是表演的场地,不过今天改在古芦笙堂了,所以我们就又往那里去了。到芦笙堂的路上会经过“祖母石”和“守垴坡”


      所谓守垴就是谈恋爱的意思,守垴坡就是给青年男女谈恋爱的场所,一般来说是在一个山坡上,每个姓氏都有自己不同的守垴坡。芭莎的传统是女追男的,男生屁股后面挂着一条条的绣带,挂的越多证明越受女孩子青睐。跟着演员到演出场时,还特别的留言每个男生后面有多少带子呢!


     表演终于开始了。芦笙表演果然是原生态,听说这里表演的都是本村村民。



     最有意思的是抢亲表演了,现场邀请了游客中的一位大叔作为新郎,先连喝三大碗酒。幸好这哥们有点酒量,要不真是难以下台了。在岜沙,男女婚前的恋爱既自由奔放,又无所顾忌,他们以歌会友,以歌传情,情歌,飞歌是人人拿手的本领。小伙子们在“游方”时彼此竞争,像雄鸟一样争取姑娘的欢心。春种秋收时节,岜沙特有的“闹姑娘”就开始了,小伙和姑娘各人带自己的竹编钣囿,结伴相约,帮忙插秧收稻。白天去田里劳动,晚上就聚集在帮忙的主人家里,喝酒、唱歌,抱姑娘。一个小伙可以同时抱着几个姑娘。姑娘也乐意让小伙们抱,哪个姑娘被小伙子抱得多,就说明她非常有魅力。就会有许多小伙子想娶她。如果姑娘没有被小伙子抱过,是很丢人的事。



           




“芭莎的汉子”是放着音乐全男人跳的舞蹈,我感觉舞蹈一般,不过跳出了他们独有的特点,不足之处是拿的酒缸是空的,要是装这酒就更真实一些了。在演节目时,不时有很多照相的跑到里面,大家纷纷不满,却也无可奈何。出去游玩还是要注意一下的,不能只顾自己照相,让大家拍你的脑袋不成?!



                      

司机师傅看我们还没有回来,就到演出场叫我们了,我们看完了剃头表演就匆匆的跑回客栈收拾行李了。

      和我们一起搭车的是一对年轻的小夫妻,先是一路无话,只有司机师傅不时的和我们聊着一些当地的事情,想必他已经做这行很久了,经常与我们这些去游玩的人打交道,说起话来也是流畅的很。在做攻略的时候小黄是必去的地方,到小黄要先回从江,现在去小黄修了新的公路了,原来有一个指示牌也是去小黄的,是旧路很不好走。我们沿着新的公路行走,路上看到很多的侗寨,侗寨的标志是,鼓楼和风雨桥:鼓楼是寨子里用来聚集时用的,也算是寨子的“中心广场了”。风雨桥大多建在河上,由长廊和亭组成,修建时不用一钉一铆,全靠榫头连接,既可用作交通,也可供人休息和躲避风雨。路过高增,

   司机停下来让我们参观一下,我们信步在街道上,看看这座已经有600多年历史的侗寨,遇到热情做安利的老乡(原来这里也有做安利的呀)。还有阿婆在做裙子,

高增素有“美女之乡”,美女倒是没有看到几个,不过这里的小朋友都非常的可爱,水灵俊俏,水汪汪的大眼睛甚至惹人喜爱!据说高增侗寨有三座鼓楼,分属上寨、下寨和坝寨三座寨子。其中两座17层,高近30米,另一座13层,高20多米。三座鼓楼都有醒目的攒金宝顶,全部用柱枋凿穿,相互交插而成,不用一钉一铆,工艺精湛之至。



寨子不是特别大,绕行了一圈后我们就赶往小黄了。网上介绍:小黄侗寨素有“诗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是一个四面环山,一条小河潺潺流过的侗寨,几百座吊脚木楼依水而建,村内寨外,处处有歌,事事有歌,歌是他们的语言,歌是他们的历史,很多人都慕名而来。我们到达小黄的中心广场时已经是临近中午了,广场上零零散散的几个像我们一样的游客,却不见唱歌的。老乡说下午可能会有,但是时间不确定。

也许是看多了侗寨的风景,有一点视觉疲劳,对于参观寨子已经没有了最初的兴趣。不过我们还是绕到了村子中,穿过风雨桥游走起来,不过真的是大失所望。到处的生活垃圾,修建房子的凌乱,让我们对小黄的印象非常的不好。这里也算是旅游景点了,来黔东南的人都会到的地方,为什么搞的这么差呢?我们等不及下午听大歌了,带着失望离开了小黄。



     离小黄不远的路上,出现了一座修缮很漂亮的寨子,是“芭扒”。司机解释说,现在的县长是这里的人,所以对这个寨子投入多,而忽略了小黄的建设。今天有人搬家,村子里的人都盛装准备出席酒宴;我们在路边的鼓楼前遇到了几个盛装的女生,在我们的央求下,她们唱了一曲传说中的侗歌,真的是名不虚传啊。








   我们回到从江,在从江广场看了一下,吃了简单的午餐后,就驱车出发到肇兴。





                 
    从江到肇兴据说有五十多公里的路,刚离开从江,就一脚踏入了“广西”的地界了。路边的风景也开始有些桂林山水的感觉了。一路走来,感觉到幸运的颜色,而对我来说就是窗外所有的颜色的交互。在这片层峦叠嶂的山田间锦屏、
黎平、洛香一路清新的自然风景加上大体汉化的人文城镇,狂奔的汽车扭着屁股蹦蹦跳跳在大山上下。路边很多地方在修建开发区,司机师傅说,因为外出打工的太多了,所以政府决定振兴本地经济发展,希望留住外流人员。看着大兴修建的公路和工地,不知道再来这里是否还是记忆中原始的黎平呢?!







     肇兴,这个国外名气比国内还要响亮的侗族村寨,在下午五点多到达了。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800余户,4000多人,号称"黎平第一侗寨"。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今天的肇兴侗寨,在历经千年历史长河的荡涤后依旧保留着它特有原始的风貌!

热闹拥挤的街道上,到处都散发着浓郁的商业气息,我们在邮局附近找了一家旅馆,砍了价30/人。


                     
司机说好,明天早上8:00来接我们回从江,我们盘算了一下,明早就无法进行徒步到堂安的计划了。同行的小夫妻,建议现在就一起徒步算了,于是大家决定一起徒步。沿着老乡指的方向,我们进入了田间小路,路是那种原始的古道,由青石板铺成的台阶。在山间,遇到老乡在拔萝卜,试探着要了一个,老乡很热情的,用镰刀看了几个,削了皮给我们;咬一口真是美味,这绝对是城里吃不到的。




             
    沿途的标示基本没有,一路走来,也没有看到有行人,偶尔看到几个老乡,会问一下路。山里的梯田美景在这个时节没有种稻子,看的不是很分明,不过满山遍野的油菜花田到是清新美丽。










   一路上升,让没有怎么爬山的小夫妻中的老婆有些吃力,我们到达的第一个村子是巴伦,这个似乎是攻略中没有的,后来查找地图才发现我们走的路线有些偏差。天越来越黑,我们到达厦格的时候天已经基本黑了,我比较建议往回走,不过小夫妻有不达目的不休的劲头,只能继续上山。也许是天意吧,我们这次走错了路,天已经完全黑了。看着堂安就在眼前的山那头,我们只能无奈的沿着公路回肇兴了。





一个半小时的柏油马路,回到肇兴赶上演出,小夫妻两人饿的找饭去了。我和snow则饶有兴趣的看着戏,不过完全听不懂,突然人群中笑声一片,弄得我们是莫名其妙,忙问身边老乡是何意思?老乡说,这个故事讲得是母亲让女生去学堂读书,女生不肯,于是众多人物出场劝说。这个戏很特别,唱几句就绕着台子走一圈,唱几句就绕着台子走一圈,对于急性子的我来说还真的有点不习惯。8点多了,街上已经没有白天的热闹,我和snow在附近找了一家饭店,仍然是两菜一汤。




       这里说一段关于肇兴的传说:民间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曾扎营侗乡,为方便指挥,在营寨中修筑高亭,内置铜鼓,以鼓声传令,遂流传成为鼓楼。另有一种说法更加神奇,传说鼓楼乃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遗迹。古代外星人来过侗乡,曾修建火箭和飞碟发射架。鼓楼外形颇似发射火箭的支架,顶层阁楼的剖面恰如飞碟的造型,是侗族先人按照外星人的建筑模式建造的。在侗族歌师赞颂鼓楼的歌词中,就有“那天神仙下界送礼钱”的句子,耐人寻味。

肇兴的徒步路线还是不错的,有机会可以自己来体会一下哦!







精灵公子发表于2013-03-18 12:13  
分享到 
赞过
(1023次阅读/6个评论/9人赞过)
    惠然而来
    如果只能去一个侗寨,你推荐那个?
    snow
    这篇难道我没看过?
    小灰
    貌似沙发板凳都是我的
    小灰
    那是真枪吗

      是真的,打出的声音很响!

      那你咋没带回来几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