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这样的贴:
-----------------
问题1:一座山中主峰和卫峰是如何区分的?最高的那一座就是主峰吗?
问题2:山脉和山是如何定义的?一条山脉是由许多座山组成的,一座山又是由许多山峰组成的,而山峰中又分主峰和卫峰或侧峰,这样说是正确的吗?山峰、山坡、山脊、山谷等是山的主要构件这样叙述正确吗?
山的定义:在学术上是这样定义的,指地壳上升地区经受河流切割而成,一般指高度较大,坡度较陡的高地,离地面高度通常在100米以上,包括低山、中山与高山。自上而下分为山顶、山坡和山麓三部分。
峰的定义:一座独立的山峰必须满足每侧山脊鞍部到独立峰顶的高差大于400米。
如果满足,就是(主)峰,否则只能成为卫峰。这也是为什么喜马拉雅地区那么多8000米以上的高点,只有14 座被世界公认为“峰”。主峰一般就是最高的那一座,还有一个“中央峰”的概念,与“主峰”有时不同。
严格的说,山脉和山的定义很容易区分。但是在约定俗成的通俗、科普以及媒体披露报道中,往往将有些山脉称为山,或者将有些山成为山脉,这样的混淆都很多见,人们也习以为常。因为山为人类所认知、了解的过程,要远比科学研究中的称谓重要。(退一步说,称呼某山脉为某山,并不能否定其就是山脉的本性。)一条山脉往往是由许多座山组成的,一座山可能由许多(或独立)山峰组成的,至于山峰的严格定义,一般只适用于CNG定义的“极高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