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德 治
上期我们介绍了摄影构图的五种景别。那么如何取得景别有两种方法:一是使用变焦距摄影镜头,二是改变摄影者相机与被摄物体的距离(也叫摄距或物距)。这两种方法都能取得五种景别,但是拍摄出来的画面视觉效果是有差别的。这个问题在以后的实践中你会体会到的。至于在摄影构图时,确定什么样的景别要看拍摄的目的和立意而定。一般视觉规律是“远看其势、近看其质”,或者说“远观其形、近观其神”。若表现环境气氛就用远景,若表现个体就用全景或中景,若表现神态或质感就用近景或特写,总之要依表现主题思想的需要而定。因此,照片的主题思想是确定拍摄画面景别大小的基本依据。
构图时要考虑的第二个因素是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主体是主题的重要体现要素之一,是摄影画面的趣味中心,往往也是画面的焦点。因此,我们应该将其放在画面的视觉中心上。平面艺术的视觉中心一般在黄金分割线上(黄金分割理论在此省略权且看作画面的1/3处,或横竖两条黄金分割线的交叉点上)。在取景构图时,我们可以想象在取景屏上有一个“井”字,将主体放在“井”字的任何一个交叉点上或线上都可以。应该放在哪个点上要从主体的正面朝向来决定。构图的原则是主体朝向的空间应大于背向空间,如果主体朝向空间小于背向空间就会使人感到很堵,没有发展余地,视觉不舒服(如图A、B范例所示)。
构图时要考虑的第三个因素是前景与背景的处理。前景作为画面构成要素的陪体,有时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补充说明主题,并增加画面美感和空间感。前景在画面的上边称为垂帘式,下边为竹笋式,一侧为过肩式,四边为框架式。
在构图时可以在主体周围前后左右寻找适合作为前景的陪体,如树林、花草、门洞、屋檐、阴影、水石、人物等等。前景不仅能增强画面的装饰性,更主要的是它能说明主体的时间和空间,乃至事件本质等。如以天下第一关为主体,若有几条发芽的柳枝在画面的上边垂下,便会使读者知道这是春天;若有一支挂雪的松枝出现在画面的一侧,则说明是冬天。再如有一个人手摸着大腿脸上一幅痛苦的表情,你就一时很难了解他是被人打了还是生病了,若前景有一倒地的摩托车,你便会知道大其概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前景的运用要与画面表现内容有内在的联系,而且前景本身一定要造型好看、有用,有的画面不需要前景,用了反而削弱视觉冲击力,那就不要生硬地搬用前景。(未完待续)
(编辑:广仁)
主体位置安排范例。
图A1,主体人物虽然在黄金分割线上,主体的阴影也很好地起到了平衡画面重心的作用,但是主体朝向的空间小于背向空间,使人感到视觉很堵,不舒服。背景的云雾景观没有收尽画面,很可惜。
图A2,主体人物占到了黄金分割线上,主体朝向空间大于背向空间,同时也表现出了大部分背景云雾,画面看起来舒服多了。
图A3,变竖幅构图为横幅构图,并将脚部和主体阴影舍去,使主体中心落在黄金分割点上,背景云雾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尤其作为陪体的专业照相机被显突出来,有效地说明了主体人物是位旅游风光摄影家。因此将该照片点题为“寻美人”。
同一个场景,由于三幅画面主体位置的不同,产生了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前景式构图范例
图B1,垂帘式前景构图。利用树枝做前景丰富了色彩,并表明了季节,也有人把他叫做季节式前景。
图B2,竹笋式前景这些物体是主体人物的艺术作品或者说是商品它表明了画面人物街头卖艺人。
图B3,过肩式前景构图。前景人物虽然是背影但不可或缺,他的浅色服装提高了画面反差,并成为客观视觉对象,同时也说明了他的导游员身份。
图B4,框架式前景构图。利用凉亭做前景,不仅使画面产生了纵深感,而且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廊檐,使天下第一关更具有古典特色。
图B5,阴影式前景构图。利用自身影子作为画面的前景,不仅弥补了顺光摄影缺乏影调的弊端,而且加强了景物纵深感,还会增加一些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