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835次浏览/5个回复 分享到 
gd行者

北京百公里

前日接到通知取消了天坛北门、北海后门签到点,甚感遗憾。

因为那条十多公里长的大街是生我养我,是我生活的地方。我曾千百万次从那条大街上走过。

多年漂泊,流浪在外,回京后到了京西的钢铁厂工作。那故乡的小院随着岁月的流逝,也不见了踪影,展现在眼前的是那林立的高楼大厦和那条宽阔的大街。离开了西部,溪水东流,江河日下。我便顺着那河水,来到了大运河边。

叶落归根,故土难离。多么想看一眼故乡的热土,重温儿时的梦想,回味金色的童年。儿时的记忆是根深蒂固的,难以忘却。

从天坛到地坛,从永定门到地安门,以及那些相邻的大街小巷,算起路程来也不下百公里了。

从今天始,我将以北京百公里为题,写一写这两个百公里。

今日又接到取消北京百公里活动的通知,我反而到不以为然了。

明天我仍将进行,上好北京百公里这一课。

gd行者发表于2011-04-15 11:08
分享到
  835次浏览/5个回复 
    gd行者

    北京百公里——金色的童年/儿时的回忆

    4.170时过后,走在那条南北大街上。天上布满星,月亮亮晶晶,千头万绪涌上心。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条大街上,我自在这里生在这里长。20年后离开这里,到了黄土高原。又过了20多年,又回到这里。因为工作在西部的钢铁厂,我的那个三口之家也就住在了西山脚下。随着岁月的流逝,那条街上的家搬到了东部。西山脚下的溪水东流,江河日下。又是几年过,我也随着那溪水漂流到大运河边。

    西边不远处,安定门外几公里的地方,有一所技工学校,那是我二哥曾经学习和工作的地方。几十年前,这儿河网密布,沟沟叉叉。如今,那些河流啊,小路啊,还有那些稻田什么的也都不见了,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片的五光十色的高楼大厦,和一条条宽阔的大街。儿时在城里住长了,总想跑到荒郊野地里,撒开的跑,撒开的玩。捞鱼虫,逮蚂蚱,傻玩、足玩。这一带可真没少来过。

    要说那最古老最神秘最值得怀念的的地方,还得说那哈德门城楼子和东西城墙,还有那通往前门的火车道和开往天桥的电车了。

    那时的孩童,天,不怕!地,不怕!爬城墙,钻城门楼子。大白天的城门楼子里也黑洞洞的,那木楼梯也摇摇晃晃的。有的小孩就鬼哭狼嚎的叫,吓唬人,叫的人胆战心惊,毛骨悚然。还有那城墙上的地道,盘旋着下去,能从城墙下钻出去,钻出去就能看到北京医院同仁医院中间的那条大街了。

    南边城墙根下就是火车道,骑在城墙头上,看着火车轰隆隆的开过来开过去。城门两侧是两个小公园,西边有个儿童乐园,有木马、转椅、秋千、滑梯等玩具器械。那都是孩子们少不了的东西。

    中间有个花坛,东西两条路,各奔东西两个城门。自然形成一块三角地,那块三角地在孩子们心中自是一块神秘而恐怖,又十分诱人的地方。一般的人从俩边通过城门,中间那地是没人走的。那儿是流氓小地痞和那些粪主们(那些有名声有地位的痞子称之为份儿大,有份儿,又说玩的响玩得大,顽主,简称便是粪主了,其实就是一伙子装满粪的东西)火并的最佳之地。小时,经常听到一句话:哥们,不服啊!晚上,三角地见!

    这三角地,还有一个用途。有时听到那些大坏小子说:走!大晚上的,蹲炮楼去。什么意思?告诉你吧!他们那是钻草棵子,要不就上城墙,偷着藏着,看人家搞对象,没事闲的,看电影呗!

    北京城的最后一条电车线路就从护城河边到天桥。坐到天坛北门3分钱,到天桥5分。大炼钢铁那几年,这电车也不见了,有人说:铁轨拆了炼钢铁了。自此,无轨电车就多起来了。

    那时,每天早起,晚上,或下雨前,城楼上就有千百万只的小燕子飞来飞去。那城门楼子就是它们的家,它们从南边回来后,就在楼上生儿育女。到了现在,城门楼子不见了,都是钢筋水泥、框架结构了。那些小燕子的家也没了,也不知道搬到那去了。找也找不到。唉——没了。

    卧听潮落

    握手
    卧听潮落
    强
    gd行者

    天黑前两小时,行12公里。想找一下感觉,真的就找到了。

    刚一上路,倍感轻松愉快,脚掌部位感觉极佳,坦坦的、软软的。以765的速度完成全程。

    1.首先感觉到不能跑了,抬脚容易,落脚难。膝盖部位无法承受落脚的重力,步行可至最佳速度7公里/小时。

    这是以往所没有出现过的。原因:登山。九龙山、香山的路比起山区公路的强度最小比应是1:2,膝盖所受压力还要大得多。我的感觉是:30多公里的山路相当于公路70公里,百公里相当于公路130公里。

    2.行至6公里时,脚掌部位感觉到:那透气鞋垫细小的空如沙粒,有疼痛感。这是在八、九十公里后所出现的感觉。向你提出的警示:脚掌部位已至极限,再继续,你就要忍受痛苦了。

    此两种情况一出现,就应轻步缓缓而行。尽最大可能减轻脚掌、脚踝、膝盖部位的压力。另一种方式:两只手杖并用。平时应做好功课,在平路行走时,也应使用手杖。这样做,有两项优势。1.正常使用时,减轻了膝盖、脚踝、脚掌压力,保存了体力。锻炼了臂力,四肢发达。方法:相应一方的手杖,在起步时,用力后杵,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如同脚部装了个小马达。手杖可拖行前进,顺手带进。这样,造成手杖头的严重磨损,产生噪音,也会损坏路面。手杖下部应装橡胶头(类似轮胎,加大摩擦,防止打滑)。一般情况,公路行走100公里要磨去一寸。我曾用此法行走1000公里,磨去杖头七、八寸。那还是一根韧性、弹性、硬度很强的木棍。2.一旦出现以上两种情况时,那手杖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抬腿时用后杵,落脚时支撑身体大部重量,腿、脚只负担轻微的重量。这样,手臂承担了主要作用,也就是手脚并用,或说是在用手走。养成这种习惯,保存体力,锻炼臂力,何乐而不为!

    用以上方式,在此次百公里当中,只见一、二人使用。

    最后与我同行的三人都不曾使用此方式。临时使用,臂力跟不上,也是无奈。

    保持自己的步调、频率,这是人所共知的。

    二丙的实力是完全可以在24小时内赶到终点荷花市场的,却很遗憾地没能实现。在我们四人中,我问过二丙二人能否跟上领队,二人均表示可以。

    从香山到西苑的10公里,用时1小时30分。二丙二人提出休息一下。此时发现已晚,二人已近崩溃。至奥村前的10公里,用时3小时。奥村后,二丙又跑了几百米,随后就说:“不行了,跑坏了”。这个问题的出现,我确是有责任的。应及时劝阻,或跟在二人的后面。这样,起码三人可以在24小时内赶到荷花市场的。

    这个问题对二丙来说过于惨酷了,从心里感到对不起他。悔不当初跟在他的后面,这样他也会在24小时赶到终点的。唉——尽干那些马后炮的事,我这个人啊!

     

     

      卧听潮落
      听说你也是在崇文区长大的 我也是 我们好有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