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原行(九)——再见,雨崩
2012年11月5日,我们在雨崩下村,今天我们将要离去。
今天要从尼农出去,虽然有20KM的路程要走,但一路下坡,相对会比较容易,于是早晨并没有着急早起。

早晨7点左右起床,将背包重新整理了一下,以为客栈老板没有这么早起来,于是开罐八宝粥当早餐,结果快出发的时候,辛巴在楼下等我们的时候,说客栈老板煮的面,自己吃了一碗面,看到还有其他游客在厨房,想必也是在等早餐,于是让辛巴给UU要碗面。看看时间,已经差不多快8点了,昨日和其他几个拼车的驴友约好8点在神瀑客栈集合,而此时UU还没吃完面,于是跟辛巴说,你先去神瀑客栈集合,然后和他们先走,我们随后追上来。因为前一晚和这几个驴友聊过天,知道他们走的并不快,所以相信我们能够追上他们。
8:20左右,和UU一起从雪色浪漫客栈出发,按照预定的时间,辛巴他们应该已经走了20分钟了,但是不是准点出发的,并不清楚。我们猜想,20分钟,他们应该离我们有一定的距离了,于是一开始就走的很快。可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在8:40,也就是20分钟后,我们就在出发后不远的路上赶上了他们。一群人惊呼“你们也太快了”,
一方面可能确实是我们走的比较快一点,但对于他们来说,我们的背包可能更让他们惊讶,因为只有我们两人是背着重装包的,并且重量并不轻。当然,之所以走的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总在抄近路,只要遇到向下走的弯路,能够直接直线下切,我们自然会毫不犹豫的下切,这也成了我们之前经常爬山所形成的一个习惯。并且,之前因为下切走错过路,我们也相信辛巴带领其他队友肯定不会走下切的路。
我们沿着尼农河上方的小路前行,山沟挺深,山腰上树木丛生,虽然看不到尼农河,但尼农河水的轰鸣声却很大。
前半程一直都在山腰上前行,路比较宽,但到后来,宽敞的路没有了,路越来越窄。到后来看到一条岔路,一条比较宽的路向前走,一条向下的路,应该可以下到尼农河边。为了避免后边的人走岔路,我们在这里等待后边的队友,需要商量一下选择哪条路走,而UU自己沿着较宽的路,到前面拍照去了,结果后来因为尼农河水的轰鸣声,大喊UU,都听不到了。
看了看路况和地形,小路向下延伸,应该可以到尼农河边,而大路,还很新,一看就是刚修的,而前天走错路时,遇到了修路的人,当然当时我们并没有走到这里,看到路很新,所以我判断前面可能会走着走着就没有路了,如果没路了,可能就得向河谷生切下去。大家都在问我该如何走,都在等我的意见,一时间竟然变成了要拿主意的人。我将我的分析结果告诉大家,然后让大家沿着小路向下走,再一直沿着河谷走,就可以走出去,然后我去追赶UU,下去后再会和,但大家还是要求要一起走,其实看得出来,大家都害怕迷路,而这一群人里,可能也只有我还算是有些户外经验,所以在这种时候才会有依赖性。于是我们继续沿着这条比较宽的,刚修的路前行,到后来果然如我所料,路还没有修完,真的到了尽头。
路的尽头是一堆松土,有几个尼农的藏族小伙在修路,看到我们时,都用疑惑迷茫的眼神看着我们,大概是不理解我们怎么会走到了这里。看到有人,于是顺便问个路,几个人友好的跟我们指了指前面十几米外向下的小路。
路很窄,且很陡,很滑,但并不是很高,扶着边上的树勉强可以下去,当然就算是滑下去,或者滚下去,也并不是很危险,只不过是免不了身上沾满一身灰。如果是下雨天,可能就更难走了。大家相互帮扶着下撤到河谷,尼农河就在身边了,水声也更大了。
沿着河边的小路,向前并没有走多久,一大片开阔地出现在眼前,像是个小牧场,山坡下还有几间木屋。
接下来的路程和之前就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了。尼农河一直都在左侧,而右侧的不再是土坡,而是陡峭的岩石。看看表,已经差不多走了两个小时了,按照跟司机恩那都吉师傅约定好的,出发两个小时候,给他打个电话,他好估计我们到哪了,然后出发前来接我们。可惜,一路走来,手机基本没信号,或者,从口袋里拿出来的时候,看着还有两三格信号,可正要拨出去的时候,就完全又没有信号了,只好一路走,一路找信号,最后终于将电话拨了出去。
走到格桑梅朵客栈,路程大概就走了差不多三分之二了。这里应该是从尼农进雨崩的途中唯一的客栈和休息点。依山而建,周围没有别的房屋。格桑梅朵外面的墙上贴着一些与梅里雪山相关的照片,还有一个木板上手绘的梅里雪山攻略图。
客栈旁的一条小狗,不停的对着我们叫着,对于它,我们是陌生的。从这里顺着尼农河谷方向看去,可以看到河谷尽头的公路,也就意味着,我们剩下的路程不远了。不过,能看到公路,并不意味着走出河谷就是终点。
离开格桑梅朵客栈,继续前行。几匹马在路边的山坡上悠闲的吃草,一颗枝叶繁茂的树长在路中间,树叶已经全部黄了,很漂亮。不过在北方,到了秋天,这样的树似乎见得太多了,所以此时倒不觉得稀罕了。
路到山前的转了个弯,一座木桥改变了我们的走向,跨过木桥,原本在左侧的尼农河,就在右边了。桥头有座小木屋,原来是个检票处,不过并没有见到人,网上的攻略中说,从尼农方向进入雨崩可以逃票,可能也只是在没有人的时候才能逃掉。
跨过木桥,没有走多远,那条传说中的沿着悬崖峭壁的路就在眼前。左侧是垂直的峭壁,右侧是很深的尼农河峡谷,路确实不算很宽,但只要不恐高,或者在悬崖边得瑟,貌似并没有什么危险。到雨崩前,在别人的游记中,以及在丽江客运站遇到的驴友,都曾说这段路很危险,实际走过以后,也不过如此。对于经常爬山的人来说,这应该不算什么。

路不宽,但也基本上没有上升下降,一路平稳。右侧的尼农河的河水声依旧很大,河谷看起来不宽,却很险峻,很漂亮。一路上遇到很多从尼农方向进入雨崩的人,有游客,有当地的藏民。一个女孩骑着马在这条险峻的路上走着,确实挺让人佩服的,因为这条路与河谷的落差就挺大的,骑在马背上,落差就更大了,并且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一匹马,觉得就有些太危险了。遇到进入雨崩的藏族老乡们,挨个道声“扎西德勒”,对方也会回一声“扎西德勒”,这个时候都会觉得很亲切,很欢乐。
沿着尼农河谷走到头,尼农河也就到了尽头,奔腾的尼农河水汇入红色的澜沧江中。路顺着水流从尼农河转向澜沧江。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但风景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变,不再是尼农河沿岸那种青山绿水,而是一片高原红,红色的山,红色的水,没有什么植被,视野里虽然是一片贫瘠的景象,却是另一种美。

沿着澜沧江继续前行,大约两公里左右,看到前方的村子,和跨越澜沧江的尼农桥。沿江的路也从土路变成了鹅卵石铺就的石子路,依然不宽。路边插着一个指路的木牌,向前走通往西当村,向下走通往尼农。我们顺着曲里拐弯的石子路向下走,山腰上有个藏族大妈开的商店,看到有人经过,就招呼着让在这里休息,其实就是想让过路的人去她的商店中买点东西。辛巴看到我们过来,于是几个人继续向着尼农桥出发。
尼农桥,是一座铁索桥,上面铺着木板,是进入雨崩的重要通道,运货的骡马队伍也是从这里过河进入雨崩的。有骡马经过时,这座桥也就变成了单行道。
到达尼农桥时,司机恩那都吉打来电话,问我们到了没有,看看时间,我们实际比预定时间晚了半小时,以为司机已经在尼农等着了,于是赶紧出发。到了尼农,有很多面包车停在那里,且涂装都差不多,之前也没有记住车牌号,不过在我们到达这里后的一分钟,恩那都吉也跟着就到了。
【透过车窗玻璃抢拍的卡瓦格博】
后边一同拼车的人还没有到齐,只记得一路上有两人走的慢,且沿途都在拍照,担心他们的速度,于是让他们四人已经到达的队友给没到的打电话,好在几分钟后,其他人也都到了,于是7人上车出发,前往香格里拉。
有人说,从尼农进入雨崩的强度比从西当温泉进入雨崩的强度大,虽然我们只是从尼农离开雨崩,可给我们的感觉是尼农的强度并不大,只不过是距离比从西当温泉进入雨崩要远点而已。而风景却比从西当温泉进入雨崩好的多。
至此,我们的行程,雨崩部分,就完美的结束了。美景总是让人难忘,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机会再来,但愿这里能够一直保持它的原始,保持它世外桃源般的风貌。
再见,雨崩,这里将成为我们永远美好的回忆。【透过车窗玻璃抢拍的卡瓦格博】
进入雨崩的每一天,天气都格外的晴好。到飞来寺的那天,下午天气变天,以为会下雪,沿途风很大,过白茫雪山时,看到的雪山,都被乌云笼罩,而在我们离开的时候,老天给了我们极好的天气,那梅里雪山,白茫雪山都是如此的清晰。
从尼农离开,车在盘山路上飞驰,看到远处的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被云团围绕着,壮观至极,漂亮至极,于是拿出相机抢拍,因为车上有那么一车人,都是要前往香格里拉的,总觉得让司机停车,让大家等待是件不礼貌的事情,于是只好在车上透过车窗勉强拍了一些照片,到白茫雪山垭口时,看着车窗外的美景,实在忍不住了,于是让司机找个地方停车,跳下车去,拍摄远处的雪山,只可惜已经看不到卡瓦格博峰了。在后来回到北京的时候,再看这些照片,竟开始后悔起,看到卡瓦格博峰的时候,没有下车拍照。
远处的白茫雪山却展现了另外一种震撼的美。 来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见到那七彩的山峰,不知道是天气原因,还是被我们忽视了。也或许是此时的天气很好,心情更好的缘故。
车子在返程的盘山路上疾驰,离雨崩越来越远,我们唯有将在雨崩的日子封存在未来的记忆中。
再见,冰湖;
再见,神瀑;
再见,神湖;
再见——雨崩。
- · 2012高原行之攻略版——尼汝篇
- · 2012高原行之攻略版——雨崩篇
- · 2012高原行之16日雨崩行程原版计划书
- · 2012高原行(一)——序篇
- · 2012高原行(二)——旅途变奏曲
- · 2012高原行(三)——梦幻泸沽湖
- · 2012高原行(四)——囧途
- · 2012高原行(五)——雨
- · 2012高原行(六)——雪域圣境
- · 2012高原行(七)——神瀑
- · 2012高原行(八)——神湖
- · 2012高原行(十)——走进尼汝(上篇)
- · 2012高原行(十一)——走进尼汝(下篇)
- · 2012高原行(十二)——中转站,香格里拉
- · 2012高原行(十三)——丽江,一瞬间
- · 2012高原行(十四)——写在最后
不是 旅程要结束了吗
好文好片,完美的雨崩转山游记。
去年10月路过梅里,算是为徒步雨崩打个前站吧。你的路线对俺有帮助——有朝一日再去梅里,也从西当进尼农出。
这是个让人神往的地方
卡瓦格博峰,梅里雪山主峰,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处于世界闻名“三江并流”地区,海拔6740米,是云南省的第一高峰,是全世界公认为最美丽的雪山,被誉为“雪山之神”。
特地百度了下,“雪山之神”确实很美!
一直很喜欢出尼龙的路,有险有风景还有尼龙河一路的陪伴。。。
来回路费都算了?是不是一路都不用驮马这些花费比较大
计划的好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