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从两个数字入手,分析了一个"定义"的荒唐,眼看着作者仍执迷不悟、仍在勤奋地顶贴、推介那篇错误百出的文字,索性,咱也耐下心来,跟着看看那些文字,大热天的,权当是三伏天消暑解闷儿吧!
原文第一段:
“关中平原由于处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而得名,又因为它是秦之故地,加上东西长300余公里而号称八百里秦川。宝鸡市区海拔618米比西安高200米,距离西安200公里。我们从西安一路走来用了两天时间。这其实要感谢我们有一个东道主老同学高君。他利用私家车之便带我们探幽览胜如数家珍不厌其烦,一路游览几多关中盛景实在感谢不尽。即便如此,我们一路所见和这条有东方帝王谷之称土地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相比,仍然只能算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比如我们没有去的秦陵、汉墓、唐陵……”
红色部分上次已说过(http://www.517huwai.com/topic/20618),地理和算术不及格,不再赘述。从蓝字开始,我们重点看下语法和句法。汉语、汉文自古有“法”的(只是以往没有形成书面的表述,或是形成了但我们尚未看到),最基本的,用现在的术语叫“句子成分”,即:主谓宾、定状补。前者相当于骨架,构成句子的主体,后者相当于血肉、衣服,主要作填充、装饰的。语法句法的要求是:“骨架”及“血肉衣着”的排列、搭配要有规矩、按顺序,不能乱来,就象人不能乱穿衣、外科手术不能乱接骨、乱连脏器一样。 好了,如果认可文有法、字有法、说话行文要尊重习惯的话,咱就简单看看上面那些文字,如果不认可,而是一味任性、肆意妄为的话,另当别论。
一、“宝鸡市区海拔618米比西安高200米,距离西安200公里”。请分析句子成分,主语是什么?从全句意思看,应该是“宝鸡市区”,这句话要交代两点:一个海拔、一个距离。但作者却硬把“宝鸡市区海拔618米”与“宝鸡市区海拔比西安高200米”这两句话放在一句里说(连个过渡的词语和标点都没有),两句混合后变得不伦不类,更是在形式上成了后面“距离西安200公里”的主语。认真读下该句,是不是越读越别扭?
另外,在内容上,此处海拔数据的交待也不严谨,假如有这么道算术题:
“宝鸡市区海拔618米比西安高200米,问西安海拔多少?”小学生会算出--418米!这是真的么?假如西安海拔不到400米,能说比较精确的618米比不精确的400来米高精确的200米么?数字、数学是这样用的么?精确数字及模糊数字是这么说么?
我查到,618米据说是1985年的数据(我未能查到同期的西安数据),另一对数据为西安396.9米、宝鸡612.4米。最新的地理数据为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的2012年第1号公告,其中附有陕西省基本地理信息,西安海拔1027米,宝鸡海拔1351米,可惜没有更实用的市区海拔。
二、“我们从西安一路走来用了两天时间”。请说出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对了,这句话的问题出在那个动词“走”上!“走”通常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实”走,用腿儿走;二是“虚”走,即象征性、比喻性的“走”、“度过”,如“走过春天、走过一生”。那么此处的“一路走来”究竟是实走还是虚走呢?自然不是如驴行似的真的徒步走,但此处如此之“走”,怎么就感觉真象一步步、以日速百公里从西安“腿儿”过来一样?怎么就不能老老实实说成“一路驱车过来”呢?假如我们用类似的“我们从北京一路走到西藏用了两天。”“我们从美国一路走到北京用了半天”,从文字看,您说这究竟是怎么 “走”的?到底是两条腿儿走,还是车走、船走、机走呢?
三、“这其实要感谢我们有一个东道主老同学高君。”---又是一个“话套话”的写法,毛病在宾语上,即感谢的对象,感谢谁呢?显然,感谢同学,但此句却把一句完整的“我们有一个东道主老同学高君”一气儿说出,形式上,这整句话就取代同学而成了“感谢”的对象。这就好比说“我们要吃我们有一个水果西瓜”,这叫什么话?!
四、“他利用私家车之便带我们探幽览胜如数家珍不厌其烦,一路游览几多关中盛景实在感谢不尽。”---又一个大话套大话、三句并两句的写法!请分析这句的主谓宾、特别是主语和谓语!谁能公布下答案?我觉得这道题堪作“最强大脑”文科题,在这句话里,作者不断变换着主语、谓语、宾语,裤衩背心西装胸罩趿拉板儿一顿捯饬,怎一个乱字了得!谁“实在感谢不尽”?主语呢?是“他”还是“我们”?本来就是个“开车”,干嘛非拽成“利用私家车之便”?倘若是“借公车之便”不妨如此炫耀一番。“探幽览胜如数家珍不厌其烦”---这是在卖成语么?不厌其烦么?!“探幽览胜”与“一路游览......盛景”有何区别?还有这个“几多”,通常这种“几多”“几度”是带着那么些反问语气的,是以反问的语气加强肯定。如“问君能有几多愁”、“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在这里读到“几多”怎么感觉那么别扭、总觉得是在拽文,什么叫“一路游览几多关中盛景实在感谢不尽”?
五、最后一小节,比较长,也比较复杂:“即便如此,我们一路所见和这条……之称土地的……积淀相比,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比如我们没有去的……”,且不说那个“即便如此”有那么些对恩人淡淡的不满(---尤其和后面的“没有去”连上读,相信这非是作者本意,而是这个词生硬的语气和强烈的感情色彩使然),我们 还是关注下句子成分和句法、字义:
1、“这条有东方帝王谷之称土地”----这“条”土地?“之称土地”?在“之称土地”中间是否该加个“的”呢?(这句是否该换成“这块有东方帝王谷之称的的土地”或是更加简练干脆的“这条东方帝王谷”呢?)
2、同样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某处是否也该加个“的”呢(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还是深厚历史“的”文化积淀,还是深厚历史文化“的”积淀)?
3、这个“东方帝王谷”究竟指哪儿?从前后搭配看,“一路走来”、“一路所见”和“这条……谷”,让人很自然地以为指的就是西安到宝鸡这“一路”,而其实,正确的“指法”是指整个关中平原。估计作者没整明白、抓了个大词儿便迫不及待地用来强调此一路的“深厚”,弄巧成拙吧。
4、再看“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这是一对近义词,非得炫耀似地并列用么?并列可以,但这两个词组的构词方法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浮光”与“掠影”两个名词的并列,主体是被描述的对象,可以直接作宾语;后者则是“状语+动词”的形式,即“骑着马看花”,主体是自身,通常不能直接作宾语。从字面意义的连贯上,“一路所见……是……”与“浮光掠影”是匹配的,但与“走马观花”就牵强了,我们可以说“一路……(我)走马观花”,但不能说“一路所见……是……走马观花”(看见的是自己骑着马看花?),而把两个不同构词法的词组并列作同一句子成分,则那种不自然的感觉就更加明显了,但这种语感、意感毕竟得细细品味,且当是其卖弄词藻、再次弄巧成拙,暂放一马也罢。
5、弄巧成拙、画蛇添足的还有后面那个句式,即“比如我们 没有去的A、B、C”。前一大句说我们“见”的是表面,后面却来了若干“我们没有去的”,作者原意似该是补充说那些没去的地方便是那些“积淀”,与这么多的地方比就是“浮光略影”,但统统去了就不“浮光略影”了么?那两个成语可是重点指深度而非是数量、广度啊(强调数量对比应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这类词)!说白了,即便去了所有的地方、即便跑遍了全宝鸡全陕西全球球,也仍然可能是“浮光略影”,且更可能是走马观花!----这再次反衬出作者根本没有领悟这两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6、“我们一路所见和这条有东方帝王谷之称土地的……积淀相比”,此处的“一路”应该就是前面“一路走来”的那段儿“西安到宝鸡”的路,刚才说到“东方帝王谷”本该指整个关中平原,其范围及其遗存量非常大,西安到宝鸡这“一路”自然无法与之相比!进一步说,此路之外的那些遗存根本不可能在这“一路”上统统都去,根本就不在一条路上嘛、如何比较?如果硬拿局部同整体比,结果还用说么?另外,帝王谷的陵墓多了去了,原文中的“秦陵、汉墓、唐陵”,究竟指哪个?在哪一路上哪疙瘩?是本在这条路上遗憾未访?还是本不在这路上而仅仅拿来比较?还是仅仅笼统虚指?
7、若不纠缠以上这些深层意思,仅从形式、习惯说法上:“我们一路所见”和全部景观“相比是浮光略影,比如我们没有去的A、B、C”-----这算什么套路?这就好比说:“我们吃的早点和全部饕餮大餐比都是皮毛,比如(我们没有吃的)烤鸭、卤煮、驴打滚。”、“我们吃的早点和全部饕餮大餐比都是皮毛,比如(我们吃的)油条豆浆。”老天爷啊,说着、读着真是受罪!!
再把这句话提炼成句式:
- “A与B相比算是C,比如没有的D”。问:D是A中的还是B中的?
- “A与B相比算是C,比如D”。问:D是A中的还是B中的?
具体化一下:“她和全公司的人比起来太难看了,比如没有见过的女1女2……”、“他和全公司的人比起来太普通了,比如总裁、经理、保安、保洁……”、“人事部和公司比起来太重要了,比如张总、老王、小李……”
天呐,饶命啊!
好了,不受罪了,您也别跟着受罪了,就说这么多吧,非要继续受罪的话,就完整读读那些文字吧,不用费劲去淘,作者会很主动地、不辞辛苦地一篇篇、一段段顶到首页,考验您的眼球和神经!静候吧!hold住!
最后要说的是,如果我们热衷文化、热衷传播传统文化,怎么能对基本的文字、句法、语法如此不讲究、不尊重?对祖先留下的语言文字如此祸祸呢?如此,怎么传播?传播什么?!
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请对祖先留给我们的语言、文字、语法保有最大的敬畏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