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2285次浏览/35个回复 分享到 
老顽童

“我们要吃我们有一个水果西瓜”-----从头学之二:学语文

    上次从两个数字入手,分析了一个"定义"的荒唐,眼看着作者仍执迷不悟、仍在勤奋地顶贴、推介那篇错误百出的文字,索性,咱也耐下心来,跟着看看那些文字,大热天的,权当是三伏天消暑解闷儿吧!
原文第一段:
    “关中平原由于处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而得名,又因为它是秦之故地,加上东西长300余公里而号称八百里秦川。宝鸡市区海拔618米比西安高200米,距离西安200公里。我们从西安一路走来用了两天时间。这其实要感谢我们有一个东道主老同学高君。他利用私家车之便带我们探幽览胜如数家珍不厌其烦,一路游览几多关中盛景实在感谢不尽即便如此,我们一路所见和这条有东方帝王谷之称土地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相比,仍然只能算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比如我们没有去的秦陵、汉墓、唐陵……”
   红色部分上次已说过(http://www.517huwai.com/topic/20618),地理和算术不及格,不再赘述。从蓝字开始,我们重点看下语法和句法。汉语、汉文自古有“法”的(只是以往没有形成书面的表述,或是形成了但我们尚未看到),最基本的,用现在的术语叫“句子成分”,即:主谓宾、定状补。前者相当于骨架,构成句子的主体,后者相当于血肉、衣服,主要作填充、装饰的。语法句法的要求是:“骨架”及“血肉衣着”的排列、搭配要有规矩、按顺序,不能乱来,就象人不能乱穿衣、外科手术不能乱接骨、乱连脏器一样。
   好了,如果认可文有法、字有法、说话行文要尊重习惯的话,咱就简单看看上面那些文字,如果不认可,而是一味任性、肆意妄为的话,另当别论。
   一、“宝鸡市区海拔618米比西安高200米,距离西安200公里”。请分析句子成分,主语是什么?从全句意思看,应该是“宝鸡市区”,这句话要交代两点:一个海拔、一个距离。但作者却硬把“宝鸡市区海拔618米”与宝鸡市区海拔比西安高200米”这两句话放在一句里说(连个过渡的词语和标点都没有),两句混合后变得不伦不类,更是在形式上成了后面距离西安200公里”的主语。认真读下该句,是不是越读越别扭?
   另外,在内容上,此处海拔数据的交待也不严谨,假如有这么道算术题:
   “宝鸡市区海拔618米比西安高200米,问西安海拔多少?”小学生会算出--418米!这是真的么?假如西安海拔不到400米,能说比较精确的618米比不精确的400来米高精确的200米么?数字、数学是这样用的么?精确数字及模糊数字是这么说么?
   我查到,618米据说是1985年的数据(我未能查到同期的西安数据),另一对数据为西安396.9米、宝鸡612.4米。最新的地理数据为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的2012年第1号公告,其中附有陕西省基本地理信息,西安海拔1027米,宝鸡海拔1351米,可惜没有更实用的市区海拔。
   二、“我们从西安一路来用了两天时间”。请说出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对了,这句话的问题出在那个动词“走”上!“走”通常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实”走,用腿儿走;二是“虚”走,即象征性、比喻性的“走”、“度过”,如“走过春天、走过一生”。那么此处的“一路走来”究竟是实走还是虚走呢?自然不是如驴行似的真的徒步走,但此处如此之“走”,怎么就感觉真象一步步、以日速百公里从西安“腿儿”过来一样?怎么就不能老老实实说成“一路驱车过来”呢?假如我们用类似的“我们从北京一路走到西藏用了两天。”“我们从美国一路走到北京用了半天”,从文字看,您说这究竟是怎么 “走”的?到底是两条腿儿走,还是车走、船走、机走呢?
   三、“这其实要感谢我们一个东道主老同学高君。”---又是一个“话套话”的写法,毛病在宾语上,即感谢的对象,感谢谁呢?显然,感谢同学,但此句却把一句完整的“我们有一个东道主老同学高君”一气儿说出,形式上,这整句话就取代同学而成了“感谢”的对象。这就好比说“我们要吃我们有一个水果西瓜”,这叫什么话?
   四、“他利用私家车之便带我们探幽览胜如数家珍不厌其烦,一路游览几多关中盛景实在感谢不尽。”---又一个大话套大话、三句并两句的写法!请分析这句的主谓宾、特别是主语和谓语!谁能公布下答案?我觉得这道题堪作“最强大脑”文科题,在这句话里,作者不断变换着主语、谓语、宾语,裤衩背心西装胸罩趿拉板儿一顿捯饬,怎一个乱字了得!谁“实在感谢不尽”?主语呢?是“他”还是“我们”?本来就是个“开车”,干嘛非拽成利用私家车之便”?倘若是“借公车之便”不妨如此炫耀一番。“探幽览胜如数家珍不厌其烦”---这是在卖成语么?不厌其烦么?!“探幽览胜”与“一路游览......盛景”有何区别?还有这个“几多”,通常这种“几多”“几度”是带着那么些反问语气的,是以反问的语气加强肯定。如“问君能有几多愁”、“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在这里读到“几多”怎么感觉那么别扭、总觉得是在拽文,什么叫“一路游览几多关中盛景实在感谢不尽”?
   五、最后一小节,比较长,也比较复杂:“即便如此,我们一路所见和这条……称土地的……积淀相比,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比如我们没有去的……”,且不说那个“即便如此”有那么些对恩人淡淡的不满(---尤其和后面的“没有去”连上读,相信这非是作者本意,而是这个词生硬的语气和强烈的感情色彩使然),我们 还是关注下句子成分和句法、字义:
   1、“有东方帝王土地”----这“条”土地?“之称土地”?在“称土地”中间是否该加个“的”呢?(这句是否该换成“这有东方帝王谷之称的的土地”或是更加简练干脆的“东方帝王”呢?
   2、同样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某处是否也该加个“的”呢(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还是深厚历史“的”文化积淀,还是深厚历史文化“的”积淀)?
   3、这个“东方帝王谷究竟指哪儿?从前后搭配看,“一路走来”、“一路所见”和“这条……谷”,让人很自然地以为指的就是西安到宝鸡这“一路”,而其实,正确的“指法”是指整个关中平原。估计作者没整明白、抓了个大词儿便迫不及待地用来强调此一路的“深厚”,弄巧成拙吧。
   4、再看“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这是一对近义词,非得炫耀似地并列用么?并列可以,但这两个词组的构词方法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浮光”与“掠影”两个名词的并列,主体是被描述的对象,可以直接作宾语;后者则是“状语+动词”的形式,即“骑着马看花”,主体是自身,通常不能直接作宾语。从字面意义的连贯上,“一路所见……是……”与“浮光掠影”是匹配的,但与“走马观花”就牵强了,我们可以说“一路……(我)走马观花”,但不能说“一路所……是……走马观花”(看见的是自己骑着马看花?),而把两个不同构词法的词组并列作同一句子成分,则那种不自然的感觉就更加明显了,但这种语感、意感毕竟得细细品味,且当是其卖弄词藻、再次弄巧成拙,暂放一马也罢。
   5、弄巧成拙、画蛇添足的还有后面那个句式,即“比如我们 没有去的A、B、C”。前一大句说我们“见”的是表面,后面却来了若干“我们没有去的”,作者原意似该是补充说那些没去的地方便是那些“积淀”,与这么多的地方比就是“浮光略影”,但统统去了就不“浮光略影”了么?那两个成语可是重点指深度而非是数量、广度啊(强调数量对比应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这类词)!说白了,即便去了所有的地方、即便跑遍了全宝鸡全陕西全球球,也仍然可能是“浮光略影”,且更可能是走马观花!----这再次反衬出作者根本没有领悟这两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6、“我们一路所见和这条有东方帝王谷之称土地的……积淀相比”,此处的“一路”应该就是前面“一路走来”的那段儿“西安到宝鸡”的路,刚才说到“东方帝王谷”本该指整个关中平原,其范围及其遗存量非常大,西安到宝鸡这“一路”自然无法与之相比!进一步说,此路之外的那些遗存根本不可能在这“一路”上统统都去,根本就不在一条路上嘛、如何比较?如果硬拿局部同整体比,结果还用说么?另外,帝王谷的陵墓多了去了,原文中的“秦陵、汉墓、唐陵”,究竟指哪个?在哪一路上哪疙瘩?是本在这条路上遗憾未访?还是本不在这路上而仅仅拿来比较?还是仅仅笼统虚指?
   7、若不纠缠以上这些深层意思,仅从形式、习惯说法上:“我们一路所见”和全部景观“相比是浮光略影,比如我们没有去的A、B、C”-----这算什么套路?这就好比说:“我们吃的早点和全部饕餮大餐比都是皮毛,比如(我们没有吃的)烤鸭、卤煮、驴打滚。”、我们吃的早点和全部饕餮大餐比都是皮毛,比如(我们吃的)油条豆浆。”老天爷啊,说着、读着真是受罪!!
    再把这句话提炼成句式:
  • “A与B相比算是C,比如没有的D”。问:D是A中的还是B中的?
  • “A与B相比算是C,比如D”。问:D是A中的还是B中的?
    具体化一下:“她和全公司的人比起来太难看了,比如没有见过的女1女2……”、“他和全公司的人比起来太普通了,比如总裁、经理、保安、保洁……”、“人事部和公司比起来太重要了,比如张总、老王、小李……
    天呐,饶命啊!
    好了,不受罪了,您也别跟着受罪了,就说这么多吧,非要继续受罪的话,就完整读读那些文字吧,不用费劲去淘,作者会很主动地、不辞辛苦地一篇篇、一段段顶到首页,考验您的眼球和神经!静候吧!hold住!
    最后要说的是,如果我们热衷文化、热衷传播传统文化,怎么能对基本的文字、句法、语法如此不讲究、不尊重?对祖先留下的语言文字如此祸祸呢?如此,怎么传播?传播什么?!
    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请对祖先留给我们的语言、文字、语法保有最大的敬畏和尊重!

    追加广告:下一期,我们重点评析下那些“诗”,有兴趣者,可提前预习预习那些诗篇吧。下期见!《乱弹诗》http://www.517huwai.com/topic/20646
  
老顽童发表于2015-07-25 15:10
分享到
  2285次浏览/35个回复 
    老顽童
    又一篇陕西游(之六)被作者半夜顶起,这次显然谨慎了不少,相对以往那些乏内容、少情趣、无甚意义又错误百出的日记,这篇要充实得多,毛病相对也少了些,赞一次。但受其底蕴及陋习影响,其数字、文字、概念、大词、复杂句式的乱用仍很严重,限于该文较长,我们仅挑一些明显的吧:
         1、“的地得”。紧张的生活节奏已经让我们失掉对这些助词的敏感了(有时的确难弄,如名词化的动词前:深刻反思,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我们通常都很随意、不讲究了,就如同作者一贯地通篇一“的”到底一样,所以这个也不再小题大作,但原则还是要复习一下:的+名词、地+动词、得+形容词或副词,我个人是这么记的:“的名地动得形容”。该文中有一段特别典型,可用来当范例:“脚下川陕公路则像飘带般盘在大山腰间,真是美壮观。”,这四处“的”,实际应该分别为“的地的得”
        2、第一段中“这些职工从福利区直接穿好工装走进厂门让我们感受种现代产业工人的气氛”---作者有个陋习,特别爱把简单的事用非常复杂非常别扭的结构拼凑成一句(就象早期外国小说的译本或科研类文章),本来这种类似外文翻译过来的句式就不是汉语的强项、甚至可以说是汉语的劣势,非是百姓的生活语言,并不适合“快餐”类的游记文字,再加上其把握句子成分的功力欠缺,组织长句子往往力不从心,所以每每不是有歧义便是闹笑话。具体在这里,便误用了一个“的”而改变了后面的句子成分,其实这个“的”应该是“到”,结尾的“气氛”更是明显用错了,“气氛”常用的结构是“形容词+气氛”或“空间+气氛”,如“热烈、友好的气氛”“办公室气氛”,很少这样的“被描述人+气氛”,如“工人的气氛”、“你的气氛”,这是神马气氛?我很气愤!另外就是这句话的意思,直接穿着工装入厂就“现代”了?那些传统工人都是进厂后换装么?我印象中反倒是现代企业更强调厂内换装吧?尤其食品医药电子行业等。
        3、“对民族先民的尊敬、向往和感谢。”其中的“向往”用错,向往的应是地点、境界。“向那地方往”嘛,对人如何“向往”?对人更多是“敬仰、崇拜”这类词。指出这点是要借此谈下排比句式!通常,一类相似的内容、相似的语句结构排列三个以上才有明显的语言效果的,作者一定也有这种语感,所以特别偏爱这类句式,可惜,受其词语储备制约,往往掏不出那么多的类似字眼儿,于是便屡屡出错、弄巧成拙。又如后面的“顺河走;绕山转;垭口过;栈道”,那个“修”显然用得别扭,把前面三个“状语+动词”的排比结构突然变为“前置宾语+动词”的结构,就象嗑瓜子嗑着着突然嗑出个臭虫。(那个“修”,个人认为应选个与“走、转、过”对应的不及物动词,如“通、穿”,这种方式就是“通过栈道从空中穿越悬崖峭壁”,现如今,还要增加高架路桥这样的“架空越”。
       4、“这里提出是华夏儿女“我是谁、从哪里来?”的哲学叩问”----这里的毛病比较严重,关系到动词与句子成分的问题:“提出。。。叩问”还算说得通,但叩问前面是“华夏儿女对”+“我是谁、从哪里来?”这就明显重复了(有点象“宝鸡抗战时期的宝鸡”“时速350公里时速”),这就成了“对问题本身的叩问”(这题太深了吧?这题太简单了吧?这么问啥意思?),如:我对“1+2=?”的叩问、我对“你叫什么名字?”的叩问,问题出在这个“对”上,那句话可有类似的两种表达:华夏儿女对“我的身份、我的来历”的扣问,华夏儿女的“我是谁、从哪里来”的哲学问题。之所以犯错,推测应该是作者对这两个大问题太偏爱了,时不时拿出来“问一问”,以至于常常问出错。特别是,常常因之把一个对具体地点的游览转变为深深的哲学思考,比如这段,本来是游览炎帝陵,不去认真观察该地本身,不去仔细分析、描述炎帝像、相关建筑、匾额、对联、文字透露的文化信息,却非要转到至高至大至上至玄的方向上去。  
       5、其他的毛病,如“我们一路沿清姜河”、“想到宋金之际发生在这里的战火”“25公里的归程很快就”等等,不再一一分析了。
       6、最后啰唆几句:内容上,作者此篇名为“上秦岭”,主要说路,也就是盘旋而上到垭口,又从垭口盘旋而下。然后便是在几个停车点浮想连篇神游八极。其实到了这么关键的地方----沿清姜河而上,又看到去嘉陵江源头的路,合理地、顺畅地说下秦岭的作用该多好:秦岭是我国地理与气候的南北分界线,同时,又是我国两大河(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而这一路相伴的清姜河最后流到宝鸡汇入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嘉陵江穿越陕西、四川、重庆,最后汇入长江,作个联想的话,秦岭更好象马背,山上若干的细流分别从两侧流下,投入了两侧的两条大河,这是对“分水岭”多好的注解啊!放着如此直观、实际的现象不讲,非要动辄玩些玄乎套。玩也可,玩出点创意来呀?比如上秦岭的路,上与下都那么那么的“盘旋”,何不把一路的零散联想引申、归并为自己民族的生存发展之路,然后也如此概括一下,找到契合点呢?这可是极其形象、顺畅、踏实的联想。

      带你去转山
      问题少了好,说明有进步,也说明你的心血没白费。实际上,我看了你的帖子都有收获,希望你不辞辛苦,把这件事做下去,大家受益。
      通惠河
      我记得上小学时候做的最多的功课就是的地得的区分。不过上初中的时候,大概是九一九二年(呵呵,暴露年龄了),看见语文课本下一行小字。说是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好像是这个机构)。最新规定,已经不必区分的地得了。哎小学白学了。不过总比有的人根本就没学好强。。。呵呵。
      老顽童
      感谢你的补充,我了解的是这样:国家语委并没有明确说不分了,那个说法是出版社(人教社)的,且是针对“的、地”,是“试行”,“国家图书编校标准还是要求加以区分的”。百度这里有较完整的说明。
      个人也觉得区分“的地”意义不甚大,且有时很困难,如名词化的动词前。本来在语法学上,汉语的分析是从国外借鉴过来的,有的地方本身就有争议、长期解决不了,如对动词名词化的分析研究。
      老顽童
      那个“知道”下有个回复是这样的:
      不是“的地得”不分,是“的地”不分,后来又取消了,现在“的地”用的很混乱的。具体地说:
      “的地”表修饰和限定关系,‘的’用于中心词是名词的情况,标识其是形容词性的,‘地’用于中心词是动词的情况,标识其是副词性的。这两者曾经统一的。
      “得”表动补关系的。和上面两者意思不同,不可能统一的,比较下面的句子就知道了:
      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他高兴地跳了起来。 -----意思大不一样的。
      至于具体的历史就不记得了,大约是在80年代晚期90年代早期,老版教材的时候的。那时候几乎所有的语文教材都统一改“地”为“的”的,不过随后又全部改回去了。
      通惠河
      原来如此啊
      老顽童
      语文是活的,有很多时候“规范”也会屈就“生米成熟饭”、将错就错。
      比如语音,记得当过文化部长的王蒙就在央视的一个栏目(好象是听写大会)吐嘈,说语委的标准也时常变化,自己有时也跟不上。
      额外啰唆几句,他在解释自己辞掉文化部长的原因时,有过这么一段:
      “我把我当部长的这3年总结为六个字“且悲且惊且喜”。我发现自己对文化和艺术家们有了责任有了义务也有了说三道四的权力,但同时我也很困惑:我能帮助艺术?我会亵渎艺术?我假装要指挥艺术?还是认真地掌握着规划着安排着当然也要保护着艺术文化?”有一位新四军老同志跟我说过一句话:“一个文化部长能不糟蹋文化就好了。”这句话,我一直都记得。”---此话,堪作很多导师、领袖、文化宣传者及你我的警示!
    老顽童
        拟把本贴延伸,以跟贴形式,随机对作者刻意顶到首页的烂文“咬文嚼字、鸡蛋里挑骨头”。也欢迎大家集体踊跃挑,不为别的,为了这里的语文环境、为了读着顺嘴、看着顺眼。
        刚刚作者又把一段日记以其惯用的极其粗俗的手段顶到首页,那是“拉萨河+铁道博物馆”的一日游。我们以文中的句号为准,划分成6段8句,认真分析一番:

        1、“央视……114集目节介绍拉萨河,跟随……做了一次旅行。”---这本是两句,第二句省略了主语“我”,作为开头,通常不宜省略,否则显得突兀,好象前面一句是主语似的。自己明白是“我”的日记,别人会误以为正儿八经的游记呢。
        这句的大毛病是“114集节目”不严谨,“节目”一词略显多余,该“节目”目前有280集,这段实际是“”114集或“”114期,而“114集节目”指280集中的“114集”而不单是这一集,额外说明:介绍拉萨河实际是从第114~118共5集,该集主要是介绍的源头地区。http://xiyou.cntv.cn/v-e1a72ee8-4ec1-11e4-bf9b-b9856d949d58.html
        2、“……拉萨下游不远的曲水县……”----“拉萨下游”?乍看似没毛病,可咱们学下舌:北京下游、天津下游、石家庄下游……这究竟在哪?我们最常听到的是“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大河上下“,这是从线性、顺长度方向作的分段,而从一个具体的“点”(如城市、房屋)怎么分上下?问个最简单的,您家的下游是哪?---查百度百科,原文就是老老实实地说“拉萨河下游”,此处作者偏偏把原句增肥,又硬插个“拉萨”,这个老毛病可是不好---粘贴就老老实实粘贴,非要自作主张动手术,弄得张冠李戴驴唇非要对马嘴。--我专门百度了”拉萨下游“,结果出来的竟都是”拉萨河下游“的说法,此处非要强调下拉萨,整体改成“拉萨西南”也就妥了。
        另外,在这段,作者依然重复犯着滥用数字的毛病:”拉萨河500多公里长,落差1600米 “,前面”500多公里“是约数(百度和电视片中均称551公里),后面1600米怎么不约了?这个是精确数么?当然不是!还有河源海拔5200米,我查到这仍然是个约数!表示约数,通常用大概、大约、多、余(米)、来(米)、不足、左右等,精确还是模糊,这是个态度问题!这句话讲究点的话,可以写成:”拉萨河500多公里,落差1600多米 ”不仅要把数字统统明确说成约数,两个谓语“长”“落差”也放在对应位置,这样读着更通顺流畅!
        再有就是“河流奔腾,湿地纵横”,此处的“奔腾”、“纵横”均欠妥,这不仅是简单的两个词的问题,深层是对描述对象的认知问题,会诱发读者对河源地区地理地貌的错误联想。
        先说“纵横”,在现代汉语里,“纵横”通常是从方向上说的,指很多线状物的“交叉”“交错”,如“阡陌纵横”“沟壑纵横”道路纵横”,而那种不成形的、或扁或圆的湿地怎么“纵横”(那叫“错落”还差不离儿)?好比一片树叶上浮着很多水珠,谁会用“纵横”形容?并且这些“纵横”的对象一定是较多的,而电视片中的源头湿地指麦地卡湿地(http://baike.baidu.com/view/464794.htm这片平均海拔4900米的“象马蹄印的地方”,相当于1.5倍北京四环内面积),并非有N多的湿地与之交错,用“纵横”就更是莫名其妙了,估计作者是受了湿地里那些细碎、宛转的水流的影响。百度一下,与湿地最常用的搭配是“广袤”、“广布”(可以指多块湿地广泛分布,也可是一块湿地面积很广)。
        再看“奔腾”,用“奔腾”形容拉萨河源头地区也欠准确,有份考察报告http://www.douban.com/note/94365118/说拉萨河长551公里,落差1810米,源头海拔约5500米,以2m/Km的落差贯穿其中的400KM,这个2‰的坡度是个什么概念呢?好比100米跑道,终点只比起点低一手掌!可见此河整体上算是比较“文静”的(那份漂流考察报告中的图片、文字、各段滩的漂流级别也证明了这点,其最初的下水点离源头还有近百公里,更上游的湿地河段更浅更平缓),尤其电视片中反映的“源头地区”(如措拉、那林嘎、彭措)的那段儿麦地藏布河,哪里有“奔腾”之感(奔腾本意是“跳着快跑”,奔而不腾是“奔涌、奔流”,不奔不腾是缓缓“流淌”),想到若干大江大河的源头地区,要么是涓涓细流,要么是沼泽湖泊,只是到后面落差大、流量大、流速高时才“奔腾”的,所以,该短语的整体搭配,似是“湿地广布、细流宛转”更恰当些,词性对应,内容上也都是描述状态、形态!
         3、“不是看节目,此生怕是难以知晓。”---此句倒还说得过去,但口气貌似太夸张,我们现在了解世界的渠道真的是太多太容易了,从文字、游记、照片、影视、网络、口头交流、广告、官方宣传活动。。何况作者还是个户外达人、文化导游。如果一生都难知晓,那此达人也太近视了。(猜测作者是受了对源头湖泊的保护措施影响,错误作出了那一路乡村、湿地都难得有人去的判断,属一叶障目)
         4、“再次了铁道博物馆,深深的被几大铁路尤其是青藏铁路的巨型沙盘吸引——墙上是巨幅画面的影片——沿途风景及行驶其间的列车;全景沙盘还在卫星、行政与等高线之间变换。”---此句的两个“破折号”加得不伦不类,生生把一句话搅得七零零八碎碎。用词上,沙盘怎么在卫星、“行政”与等高线之间变换?“行政”是什么?西藏是行政么?青海是行政么?那叫“政区”“地区”吧?
         5、“体验时速350公里时速。”----啧啧,这时速!是太快,还是太多?霍得想起韩大嘴那句经典的”乔丹又习惯性地舔了舔自己的舌头“。
         6、“印象:机车动力已经达1万千瓦。”----话没毛病,但从逛博物馆角度、从写有意义的日记角度,是否再作个数据对比更好呢?比如从前、目前的普通列车、动车、高铁大概是多少?那样,把这篇日记顶到首页,大家多少还能获得点有用的信息、了解咱国家铁路技术的发展!咱或许还能从轻发落、少说一句。
        说多了,不说了。下次说。

      带你去转山

      短短的200左右字,码的如此驴唇不对马嘴,他咋还有脸连篇累牍的炮制和出笼烂游记呢?即使厚着脸皮发表,在楼主这么耐心的辅导下,也该有点长进吧?

      老顽童
      呵呵,写就写了,藏着掖着在自家把玩也就是了,非得用低劣粗暴的手法顶到首页,占用宝贵的首页空间,招人厌烦。俗话说:“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我例举的,目前仅仅是出来吓人的部分。这是对网站对公共空间的污染、对广大驴友的毒害。网站该学学政府了,严厉禁烟。
    通惠河
    你是学工科的。那我就讲讲文科的。呵呵,上学时候对我影响最深的就是李泽厚。人家是大哲学家,是对当代中国影响最深的哲学家。

    某人技穷时总会引用一些大家的文章,标明自己多渊博。哈哈。首先,这里是户外界。谁鸟大哲学家啊。其次,即使要引用,那你也应该知道,大哲学家讲的伦理,绝不是我们普通人口里所说的伦理。

    人家讲的是“网站良好发言秩序”的伦理。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呲牙呲牙呲牙
      老顽童
      一是“网站的良好秩序
      二是“语文的普遍规则”
      统统被其祸祸得一榻糊涂!
    温榆迁客
    这是个精深的问题,我也就目瞪口呆的看着你们议论,而我坐一边好好听讲。倒是继续赞叹你的涉猎之广了,连这么高端的语文你也有如此专注研究论证,让我更加对你刮目相看了。不仅是鬼才,还是全才了。敬佩敬佩。
      老顽童
      流汗流汗流汗
      这是最基本的语法常识啊,据此分析下爱犯的毛病,非是对语法本身的理论探讨呀。我们这些607080后在小学、初中语文都要学的。我不知道更早的语文教学是否教、怎么教分析句子成分的。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训练,很容易在说“长话”、组织大句子时离谱,我引用的这段,大多是这方面的毛病。至于对成语、短语的理解,是另外层面的了,即是认真领会,还是不求甚解食而不化。
      至于对文史概念的引用,就更复杂了,不仅仅是个人底蕴问题,还有个态度问题、视野问题。
    带你去转山
    老顽童,我是真服了你了,我最早就看他的文字有问题,但没有你这样鞭辟入里的分析,你这一分析,我要说句话:正常人故意错都错不到这么离谱!哎,你们俩我都服了,这样你的文章多多益善啊,可那位,咋还那么有信心,连篇累牍的往出捅那些所谓的烂游记呢,是给你提供靶子么?也许他就是想传播错误知识。其实都不是,他
    就是一扇刨花板。
      老顽童
      言重了!不过我也服了,怎么就那么多错误,那么多错误还不自知还连篇累牍地炮制、宣扬呢?
      这是下午作者新顶起的一段日记(照例网络了一张与文字毫无关系的风景照片,为的是能上首页!):
          他小的时候,一次爸妈有事不在他们身边,我曾经在国内照顾过他们兄妹20几天。如今他已经长成17岁的小伙子1米7的大个子。看他拿出加拿大驾照时的调皮样,听他讲完加拿大餐馆禁酒后一句“好玩吧”的评语以及在回答他关于信仰问题的主动发问时都感到小伙子长大了
           给他介绍了......话题以历史、文化为主,也谈了旧日生活。
            向小伙子学习了解了一些外部世界的知识 。在谈到语言现象时小伙子充满自豪,批评原来担心他和妹妹出去后语言不能过关的我的同学英语发音不如他们兄妹,我的同学可是80年代出去的留学生呢。小伙子补充说,如果爸爸说德语和塞尔维亚语那我们不行,但是说加拿大英语我们比他强。不过爸爸也有杀手锏——背诵汉语古典诗歌,我和妹妹马上就傻了,听都听不懂。呵呵。
            非常愉快的一天。
      -----------------
      乍看没啥毛病吧?且慢,咱用显微镜照照:
      1、“20几天”---这不合国标,数字与汉字不该如此组合,我们可说20天,二十几天,但不该用“20几天”。
      2、“他已经长成17岁的小伙子1米7的大个子。”谁这么说话?您听到过没?
      3、请注意人称转换,几个大段,分别用了“他们”“他”“我的”“他们”“我的”“我们”“我”,请问,哪个“我”是“我”?哪个“我”是“他”?通篇没有用“冒号+双引号”这样表示人说话的方式,也就是说,都是以“作者我”的身份描述事件及转述。结尾部分,却用了表示小伙子的“我、我们”,变脸堪比川剧。
      4、主贴里我判断作者不通句子成分,这可好,马上用这篇炫耀其定状补的水平来了:“听他讲完加拿大餐馆禁酒后一句“好玩吧”的评语以及在回答他关于信仰问题的主动发问时都感到小伙子长大了。”、“批评原来担心他和妹妹出去后语言不能过关的我的同学英语发音不如他们兄妹”----我服了!
      不过,头一个大句子意义确乎有问题,他感到小伙子长大了,依据有三:“看他的。。。调皮样”、“一句“好玩吧”的评语”、“以及在回答他关于信仰问题的主动发问”,前两个是不是说明“长小”了呢?后一个“以及在”+宾语容易有歧义:是“回答。。问题”,还是“回答。。。发问”?(反复琢磨似是“回答。。发问”,直接说“回答关于信仰的发问”不就得了嘛,非要说成“回答。。。问题的发问”,费劲)。
      5、中间穿插了对自己百科全书的描述,自信满满!
      6、整篇文字,对户外驴友有一点启示么?有一点用么?自己写就写了,顶到户外网站的首页,把驴友丰富、生动的户外游记挤跑,干嘛呀这是?!除了借事炫耀、彰显功德,还能为啥?难道这j就是传播传统文化?
      ---丑,不是你的错,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
      ---非常纠结的一天!

      带你去转山

      奇哉怪哉,这个人是不是在故意糟蹋汉语啊

      老顽童
      不是恶意,也是大不敬,“玩语不恭”!
      在去年《我是演说家》节目里,有位来自马来西亚的选手语重心长、饱含激情地讲述了那里的华人为华语和中华文化作的种种努力、期间艰辛让人动容!
      如今,在我们自己国家的网站,竟有这样的人,向来口口声声以倡导、传播传统文化为己任,实际却如此烂文滥用糟蹋汉语,真真可恶!
      带你去转山

      记得有一年春节前夕我在老家贴对子,把“福"字贴倒了,一不识字的老人,看后问我:"你这个字是不是倒着贴了?"我说是,我说好多人都这么贴福字的。他说:“字是圣人造的,你倒着贴字都不好家。别管别人怎么做,自己管自己。”我听了以后特惭愧,并对老人肃然起敬,要知道,他是一个字都不识的。我赶紧把那福字揭下,重新写一幅贴上。

      老顽童
      呵呵,您这个算是特例,毕竟有风俗因素,讨个彩头。当然老人的认真确是值得尊敬。如果联想到几个关于倒贴福字的来历源于不识字误贴倒了,那这个彩头其实并不怎么光彩。我还查到有的风俗是贴在柜上、水缸上、牲口棚里,则这样的彩头可使得的。
      老顽童
      再回到本贴主旨:不懂规矩弄错与懂规矩故意弄错,性质大不同,前者是客观上不会,须加强学习;后者是主观上故意使坏,破坏规则,则罪不可恕
    通惠河
    其实,我是反对从字词上较真的。我反对人一般都是从理念上进行反驳。但如此多的随意和错误。只能说明他对读者不尊重。或者说,他对基本常识的掌握,与普通驴友无异。他只是我们当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只是他力图给我们“布道”,愿望太强,以至于不去继续学习知识,而是通过不断发布一些无病呻吟的东西或回复来提升自己文章的首屏率,给网站管理带来的困惑。网站固然需要人气,但也需要给驴友一个正常的交流空间。没有了后者,也就没有了意义。
      老顽童
      文史知识不好讲,咱说好讲的简单的吧,我觉得这段文字反映的作者的语文水平比普通驴友差很多,这么多户外游记,这么多匆忙的驴友作者,有谁集中地、铺天盖地地犯如此多的错误?为什么这么多人不会?因为广大驴友是受过基本的、系统的语法知识训练的,掌握的不是“碎片”。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作者发表文章是谨慎和在乎措词的,或者踏踏实实正正常常说话行文,不会如此信口开河肆无忌惮唯我独尊。从这点上来说,作者在勤奋传播传统文化前,应该认真补补传统语文知识。否则,要么错误引导粉丝的文字表达,要么终将为广大粉丝轻视乃至唾弃。
      老顽童
      我是学工做工的,喜欢从技术层面,从可操作层面学习和分析。
      再回到我例举的这段文字,其实,在很多地方加个或换成连词、助词,很多语句就通顺了,比如“”,这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助词,它会有效地改变句子成分而让整句变形。比如那句笑话“其实要感谢我们有一个东道主老同学某君。”变为:“其实要感谢我们的一个东道主老同学某君”,OK,如此简单的手术,希望作者能走下神坛、走近群众、从头学起。
    通惠河
    强太牛了。细细一分析,才知道这个人虚伪到如此程度。哎,都是“文化义务讲解员,公众文化义务宣传员”定位惹的祸啊。放着“普通驴友”,不当。。。悲乎!痛乎!可惜乎!
      老顽童
      社会上有种职业叫“演员”,他们在戏里涂脂抹粉穿衣服,说剧本里的话,演设计好的角色,完成规定好的情节,怎一个光鲜亮丽。但是卸了妆脱了衣服呢?那就不定什么模样什么言行了。
      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曾演、都在演,比如背诵、朗诵、摘录大段别人的经典来掩饰、装扮自己,但换用个人的语言,便原形毕露了。----活到老,学到老,“少要张狂老要稳”!
      通惠河
      他也不是张狂,可能就是要找一份寄托吧。可是网站是大家的,也不能胡来啊。
    带你去转山
    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这是一对近义词,非得炫耀似地并列用么?对了,你说的这个作者,就习惯这么说话和写文章,因此,总是让人感觉似是而非。
      老顽童
      短短一段话,没有一句合乎语法句法,我也真服了,估计让小学生生写都写不这么精彩!从主语、谓语、宾语、分句全都混乱不堪!
      总结其一贯作法:
           1、对数字缺乏准确的认知、把握,缺乏足够的敏感和尊重,不清楚准确和模糊的界限及其表达方式,随便滥用;
           2、对动词、成语、概念不求甚解,稀里马虎、胡乱堆砌、似是而非;
           3、对大词大字眼格外衷情,如祖国、民族、先人、关中平原、东方帝王谷、二律背反、博弈、伦理、良知。。囫囵吞枣食而不化,动辄拿来唬人、虚张声势; 
           4、对句子缺乏基本地分析、组织技能,驾驭不了复杂句式,却偏偏喜欢两句并一句、三句并两句,满嘴大舌头;
           5、对诗词格律、对平仄、对韵律缺乏真切的认知、体会,却总弄得跟律诗似的唬人,现在又鼓捣起“梨花体”了;
           6、极力宣扬古文的短而精,为其简陋、零散的日记体游记造势;极力宣扬古代诗歌,为其拙劣、幼稚的“伪律体、梨花体”造势;摘录、转载别人的精典、言词以掩盖自己文笔的潦草、内心的空虚、知识的浅薄。
         (试问:算术、语文、地理、地质、动物、植物、历史、哲学、医学、建筑、美术、音乐、诗词、摄影、服装、饮食。。。。。等等等等,与户外沾边儿的,这么多具体学科,哪一科儿弄通了?推崇“碎片无用”,这哪方面不是碎片?)
      带你去转山
      说这个人的知识结构就是一扇刨花板一点没错,仅仅读过一本李泽厚的书,这可了不得了,学问大了,李泽厚不离口,二律背反不离口。应该提倡学习文化,他借黑格尔言论说中国无史;应该提倡学习知识,他搬来网上一个蹩脚的演讲,说判断比知识更重要;大家玩户外,本该写写游记,以提高对景色的理解,以加深对自己足迹的记忆,他那里却提倡短游记,然后是自己发几句梨花体的诗,发一张图,都成为游记。原来,517的积分规则,是发游记有分数,发照片分数也挺高,人家在那里挣分呢。所有这些对大家都是有害的。亏了楼主做些以正视听的事情。期待下篇。
      老顽童
      理论性、哲理性强的东西,最擅长、最安全的方式是“摘录”,如摘录百度、摘录某某著作,一旦自己写,哪怕是复制粘贴再拼凑,也多是上文那种错误连篇的文字,不论是理论性的、文史性的,还是口水性的。
    爱美爱自然
    哈哈,暑假,齐齐跟着老顽童上补习班憨笑 期待下期。
      老顽童
      流汗啥补习班啊,看到那些错误连篇,跟街头小广告似的,担心流毒散布,一时按捺不住。
      刚刚,作者又顶上了让人倒牙的“梨花体”的诗。
      本来还想静静再讨论诗呢,坐不住了,这就动笔!
    带你去转山
    你这暑假补课算是开学了,很好很好,当事人可能贪玩发憷吧,但旁听生门可是大大欢迎呢,举双手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