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绍兴鲁迅故居

 

绍兴城中有鲁迅故里,在中兴南路至解放南路一条东西向约600 米长的老街,如今是鲁迅故里步行街。这段街区内有鲁迅的祖居、故居和先生笔下的三味书屋、百草园、咸亨酒店、长庆寺、土谷祠等。

 
 

东昌坊,故居步行街。

 

在步行街南侧并行的张马河,泊靠着一溜绍兴闻名的“三乌”之一:乌蓬船。

 

先生12岁入学,在读五年,在这里步入青年:三味书屋。清末绍兴城名私塾,哪三味?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ihai),吃醋、沾肉酱最有味的意思。

 

屋角,鲁迅的座位,硬木两屉桌,桌面右下角有先生刻下寸方的一个“早”字,据说是因迟到被教师爷呵斥而刻于自勉。书桌为许广平从鲁家老屋中找出捐赠。

鲁迅对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充满敬意和很高的评价。鲁迅又曾说:“孔孟的书我读得最早,最熟,然而倒似乎与我毫不相干。”在所受的时代背景教育中悖逆而出,正是成就鲁迅的伟大之处。

 

三味书屋的后园,课间玩耍的地方。圈门右上角有寿镜吾先生的父亲寿云巢先生的亲笔壁题痕迹:“栽花一年,看花十日。珠璧春光,岂容轻失?彼伯兴师,煞景太烈。愿上绿草,飙霖屏绝。”题在此处大概是老先生对学生“玩物不能丧志”的警示用心。

 

绍兴周氏,明正德年辗转迁入绍兴城区,鲁迅祖上由布衣而入士大夫阶层,在这里先后购置或营建老台门、新台们和过桥台门,成为绍兴城里的名门望族,到清朝末年,周氏房族日渐式微。

门台,绍兴特有的用语,与北京的“大宅门”同意。不过没有等级仪规和制式的约束,绍兴有旧俗,凡中举的人,便可立旗杆;有耀宗光祖炫耀门庭名分的就挂匾,如“进士及第”等等。绍兴的台门多聚族而居,鲁迅家族先有老门台,随人丁繁衍,又有了新门台与过桥门台。

三味书屋的对面是周家老门台与鲁迅纪念馆。清朝乾隆十九年,由周家七世祖周绍鹏购得赵氏住宅,经过大规模的改建,颇具规模的台门宅院,周氏开始在这里聚族而居,繁衍生息。

 

老台门,称为鲁迅祖居,四进院落。

第一进仪门上方悬“翰林”匾,源于鲁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周氏家族的三个台门均挂。

第二进为厅堂,族人公共活动的场所,悬“德寿堂” 堂匾,堂名代表一个家庭(或家族),没有堂名,不成“世家”。 两旁柱子有楹联: 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第三进是香火堂,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悬挂祖像、安放牌位,置祭品,五代以内的周家老少必进香磕头,行大礼、尽孝道。

第四进为楼房,用于居住。第一进至第四进的左右,有对称侧厢、楼房,房与屋之间都有廊屋贯通。天井点缀假山、石池等小景。

解放后,老台门被国家收购,拨款加以修葺,先后为绍兴图书馆、民俗博物馆和文物管理处所用。现以周家老台门的建筑格局为基础,周家鼎盛时期的面貌为背景,展示清代绍兴大户人家的生活场景。

 

在清朝嘉庆年间(约1810~1813年),周家老台门人丁爆满,在老台门以南、以西各购建住宅一所,称之为过桥台门和新台门。鲁迅的故居在新台门之中。

 

新台门原建为六进院落,大小房屋80余间,当年内住周氏六个房族。1918年底六房共议,将整座新台门连同后面的百草园,一起卖给东邻朱姓。新主人大动土木,大部分房屋面目全非,考证后位于原台门西面的鲁迅故居的主要建筑尚存,2003年改建部分作复原陈列,就是现在的鲁迅故居。

新新台门为三进,由台门斗、大厅、香火堂、侧厢及杂屋等组成。

一进仪门悬鲁迅祖父周福清“翰林”匾;二进“德寿堂”也与老台门相仿。不同的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槛联在这里是“松鹤图”大堂画的配对联。而槛联对仗为:“持其志无暴其气,敏于事而慎于言。”“虚能引和静能生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

第三进为“香火堂”,有周氏族史、鲁迅家史陈列及鲁迅与周作人、周建人的相关内容。

    

鲁迅这房周家的衰败从鲁迅的祖父周福清的“科考案”开始。周福清,29岁(1867年)考中举人,33岁(1871年)考中进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散馆”,奉旨任江西金溪知县,当了三年多的七品。因与上级不和被弹劾免职。1879年经李慈铭指点,“卖田捐官”, 在京候补,直到1888年才得个内阁中书的实职。

1893年母丧丁忧回乡,当年正是江南乡试之年,与同是京官相识的殷某出任江南乡试正考官。周福清便写了一封信附上银票让家人送给老相识,以关照包括自己长子和几个周家侄子。科举舞弊虽是国之重罪,可当下社会早已流弊日广,本是司空见惯、手到擒来的易事,却碰上一个不会办事的下人。

殷考官停驻官船,正有苏州地方官上船拜访,周家下人也不看时宜,就把信和银票交给随从呈上,随从见是内阁中书来信又有银票,不敢怠慢进去递上。这殷考官当着在座的地方官僚,甚是尴尬。好在都在官场混,潜规则哪个不晓,地方官们赶紧端起茶杯喝茶,只当不见。到此,这事也罢。可笑这下人还在外等着殷考官打收条,久等不见回音竟在岸边大喊:“老爷拿了银子,怎么也该给个话或者收条,小人好回绍兴交差!”,骂殷考官拿了银子不办事,引得岸边百姓围观,如同今日网上被晒。剩下的事就只能公事公办了,下令将周家下人缉拿,殷考官还拿出周福清的来信和银票,交苏州府衙查办,把此事办成了一桩大案。

时值光绪皇帝推行维新新政,对慈禧“卖官鬻爵”这一套极不满,借此案做文章,钦定“斩监候”, 相关考生革除功名。本该秋斩,却在帝党与后党的搏弈中阴差阳错。

浙江臬司赵舒翘为“后党”派,有意拖办此案。后赵舒翘进京升任刑部尚书,义和团事起,揣摩太后旨意,力挺义和团“扶清灭洋”,结果是八国联军进京。慈禧为平息洋人得杀几个替罪羊,把赵舒翘轮上了。后任刑部尚书薛允升是与周福清同年进士,八国联军进京乘乱逃离监狱后自动返回的,清廷有条政策:免罪释放。这玩笑开大了,这周福清关押地是杭州。不过薛允升愣是借用此条报请释放,慈禧立即准奏还搭上一句:“这样的小事,放了算了”。至此,周福清已坐了八个年头的牢。

周福清的儿子,鲁迅的父亲周伯宜,秀才出身,屡应乡试不中,科场舞弊案发后,革去秀才身份,一生闲赋,吸食鸦片又为病魔所缠,死时年仅36岁。

在周福清眼里,这后人是个个没出息,家道没落,未曾想鲁迅、周建人、周作人个个都成史上留名的人物。

 
 

这灶间,从中想象朱安因缠足而姗姗挪步的身影。

朱安(1878—1947),1906年夏,正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奉母亲之命回绍完婚。婚后没几天,便又回到日本东京。从此,朱安一生为鲁迅的挂名妻子,思想、情趣、文化、爱好等与鲁迅相去甚远,鲁迅说:“这是一件母亲送给我的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朱安嫁到周家前,鲁迅的祖父、父亲早已过世,一直与鲁迅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侍奉婆婆一辈子。 

 

桂花明堂,既天井,原有两株茂盛的金桂。鲁迅小时候,夏天常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听他的继祖母蒋氏给他猜谜,讲故事。

故居里有复原的鲁迅的卧室。1909年夏,鲁迅从日本归国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书。辛亥革命期间回到故里,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在这里挑灯备课、写作。一张铁梨木床,系鲁迅当年睡过的原物。 

在两楼两底房内,东首前半间是客厅,为吃饭、会客的地方。一板之隔为鲁迅母亲鲁瑞的卧室。西首前半间为鲁迅的继祖母蒋氏的卧室。后半为楼梯。楼上东首一间为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的卧室。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百草园,原是周家与附近住房共有的菜园。

 

那个买下周家新台门的东邻朱家,祖上有明代重臣朱赓,朱家台门原为越王望花宫故址,系明初名将胡大海官宅的一部分。到清光绪年间有朱阆仙发迹,几代营建,曾是古城绍兴典型的花园台门建筑,不过后来成了百姓居住的大杂院。

2003年,鲁迅故里改造工程启动,居民陆续搬迁。整修后的朱家台门以鲁迅笔下的人物、风俗为载体,将绍兴独特的人文内涵、历史典故呈现展示,如今是“鲁迅笔下风情园”。与鲁迅故居相邻。

这方池一带的建筑是朱家台门里的经典。

 

楹联“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横额“鱼乐国”为董其昌所题。

圆石柱上所刻楹联“地似三山春似海,花为四壁船为家”,此联出自朱阆仙的亲家,擅写魏碑的当地乡贤陶浚宣手笔。

在故居景区周遭,或相邻或前后还有:

周家老台门与新台门之间有鲁迅纪念馆。

土谷祠,即土地庙。

这里的土谷祠因阿Q而有了新意。原祠已废圮,2003年,在土谷祠原址进行重建并恢复旧观。光绪末年土谷祠比较冷僻,由叫阿秋的庙祝掌管,一些无家可归的乞丐、游民便在此栖身。其中有叫谢阿桂的,靠替别人舂米来维持生计,曾给周家打短工,沾有偷窃习气,名声不太好。鲁迅对他比较熟悉,便有了《阿Q正传》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长庆寺。

绍兴八大寺之一,建于唐永徽二年(651年),一度圮废,至958年又重建。进门头殿,原有弥勒菩萨。前主殿供如来大佛和十八罗汉,后殿是木雕千手观音。该寺在20世纪50年代就断了香火。

鲁迅是周家的长子长孙,又与传说中的灶司菩萨同生日,按旧时说法这样的孩子高贵有出息,但尅星多难养活。于是襁褓中的鲁迅被父母抱到长庆寺住持龙祖和尚前向菩萨去“报名”,先“出家”,后拜师,借神灵庇佑。这龙祖和尚有点意思,性格叛逆,和尚脑袋应毛发不留,他却留着两绺下垂的胡子。一回乡下演社戏,他跑上台去替他们敲锣,台下观众骂他不务正业,后变成对骂,招致台下甘蔗梢头雨点般相送,龙祖和尚落荒而逃,众人紧追,无意中躲进一户年青寡妇家,之后竟娶寡妇为妻。佛门规定只有“吹敲和尚”可娶妻,龙祖和尚下就,还从戏班请来乐师向寺内其他和尚传授吹奏敲打的技艺,使长庆寺的“吹敲和尚”成班,改化缘为靠自己的技艺来维持生活,当时在绍兴数百个寺庙中,这班“吹敲和尚”很出名。这就是鲁迅的《我的第一个师父》。

恒济当铺。就是鲁迅说的“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的那个当铺。恒济当的老板夏宗彝,在鲁迅祖父周福清做官的时候,两家时有往来,后周家迭遭变故,家道没落,由小康变成当铺常客而饱受奚落和欺诈,“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世态炎凉,鲁迅对最直接的感受首先来自“恒济当”。

静修庵。绍兴的庵堂特别多,建于清道光年间的静修庵是离鲁迅家最近的一座。削发为尼旧时多为出身低微的妇女,个别有来至上流社会的,多受过重大刺激而看破红尘的,尼姑被社会所歧视,在鲁迅的笔下是阿Q唯一可欺辱的对象。

解读鲁迅笔下小人物的命运,解读鲁迅家族的兴衰,在清末民初的历史大背景下,人、家、家族、市井、社会,就在眼前这小小的绍兴一隅,被淋漓尽致地变成了笔下的人物、命运,与社会的交集,因典型而获得世人长久的共鸣,为鞭笞而言词犀利辛辣,见血见骨,入木三分。游鲁迅故里,这一切仿佛伸手可摸。

 
 

绍兴之行是跟着旅行社“一日游”走的,从杭州到绍兴大巴走高速公路也就一个小时。游鲁迅故里只给了两个小时,囫囵吞枣,之后便奔柯岩、镜湖、鲁镇而去。

因陆游与唐婉让世人苦涩感慨的一段爱情悲剧终结而闻名的沈园距鲁迅故居也就300米。宋以后,园渐废,仅存一角。1984年,依传世《沈园图》重建。看与不看皆可。

惠然而来发表于2012-11-18 16:17  
分享到 
赞过
(4309次阅读/17个评论/8人赞过)
    洛水北岸
    好文字强
    Echo_小溪
    还要再来点茴香头,嘻嘻
    Echo_小溪
    真好,看到这些,又想念绍兴的花雕了,这季节三五好友凑一起喝两口实在又舒服又暖和,哈。
      这旅行社小导游只给了两个小时,只能抓把茴香豆,提留着花雕到车上抿一口啦。憨笑
      木事儿,回北京也能喝到正宗的花雕哈
    岁月风铃

    强  收藏了

    wuxian9999

    欣赏学习老师精彩记录。强

      谢谢浏览和留言。我们是同学。握手
    良知行
    抱拳感谢如此详细分享,收藏哈:)
    米豆豆
    似曾相识,早先去过,匆匆一瞥.最近正陪米豆豆读<<论语>>至"里仁为美",见"里仁"图备感亲切.记得在当地见吃的东西好多都黑黢得很,不得要领.后来老家在绍兴的好友两次送我笋干特产,遂赞不绝口呵~~~

      也是这次才记住了绍兴三乌:乌篷船、乌毡帽、梅干菜。这次不握手了,改抱拳

    金虎08
    强
    一直走
    收藏。
    大树-49
    欣赏强
    清馨
    强真好!
相关系列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