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茶馆 ······

41951次浏览/437个回复 分享到 
一直走
海钩沉  一次重要的旅行——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   一直走
         1831年12月,22岁的达尔文踏上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他为期5年的环球旅行。
      这是一次重要的旅行,因为它导致了人类思想史上一个石破天惊的思想—进化论—的诞生。然而,这次注定要载入人类史册的旅行最初得以进行却是一波三折、充满了偶然性。得到这次“惊人的邀请”就是达尔文命运中的一次偶然。“贝格尔号”最初受命英国政府出海科考,为期一年。船到南美后任务有了改变,时间也延长到一共5年。年轻的舰长认为管理众人就不能和下属有过于亲密的私人关系,但是又需要有一个伙伴陪他度过漫长的航程,达尔文就是这样被他的老师以博物学者的身份推荐给舰长并自费参加这次远航的。当时被推荐的人选不止他一个,是“面试”让达尔文又一次受到命运的青睐——舰长喜欢他。事情还不止于此。达尔文的父亲认为22岁的儿子应当干一件理想的工作并娶妻生子—达尔文那时已经有了未婚妻,而不是去做这种野性的事情。后来做为妥协,他提出至少要有一个有知识、有地位的人支持达尔文。历史让达尔文的舅舅出场了,他支持达尔文并且成功的说服了他的父亲。如果考虑到此前达尔文的父亲苦心为儿子设计的医生和牧师的前程,而此行最终导致了达尔文走向创立进化论,那么人的命运确实充满太多的变数。
      船上的生活是艰苦的。在5年的时间里达尔文只能和另外两位男士共享一间10平米的后舱,每晚睡觉时他在舱内小桌上方给自己布置一张吊床,躺上去后头离舱顶部只有60公分。这使他对舰长建议他多带些书上船时所说的“船上有足够的空间”这句话有了具体的认识。达尔文的老师也建议他带一些书,这使这艘30米长的军舰上有了200多本书从而在这次航行中给了他必要的帮助。重要的是这次旅行给了达尔文一次观察思考自然界的机会,在5年的时间里,他对足迹所到之处的动植物和地质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观察和搜集标本、并和科学界保持交流、讨论这些现象。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他日后提出的进化论思想,即生物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的,这也就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1836年10月,带着进化论思想萌芽的达尔文结束了环球旅行回到英国。未婚妻已离他而去,这令他伤心欲绝。几年后他娶了表姐为妻,开始了自己平静的研究生活。想到300年前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遭遇,他在很长时间里对自己的发现秘而不宣。1842年他已经写出了《物种起源》的提纲,但一开始只是在几个友人中间交流,“就像是承认谋杀一样”—这是达尔文对自己当时心情的描述。事情一直到1858年才有转机,达尔文接到同行华莱士的一封信,谈到了和自己非常接近的理论。这封信极大的震动了达尔文,他意识到不能再拖了,否则自己的理论就要被别人抢先发表了。后来,在科学界同行的安排下两人同时发表了论文。然而他随后发表的划时代的著作《物种起源》,仍然证实了他在这一发现中的重要地位。和哥白尼、布鲁诺相比,达尔文是幸运的—世界毕竟又有了300年人文和科学理性精神的积淀。尽管他为了应对可能的反对而进行了长时期的准备,但是新概念带来的震撼远不如当初他所惧怕的那样强烈,教会的反应也相对宽容。人们像在谈论一个广为接受的事实一样谈论进化论,也冷静的讨论人类的起源。这多少让达尔文松了一口气。当然,在达尔文这些感受背后其实仍然是一场轩然大波,不过这一次代替他出阵应战的是赫胥黎,这已是另一个故事。今天来看,科学与神学其实也是在不同的层面为人类服务。不同的是科学强调理性、神学偏向情感,两者之间确有斗争有时还很激烈。由于非理性的东西无法用理性去证实或证伪,所以讨论问题时注意它们在不同的层面(精神支撑和实际应用)为人服务是必要的。今天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神也还活在信仰者们的心中。
     科学、理性和现代人文精神,毕竟是照亮和驱散了人类中世纪黑暗和蒙昧的火炬,指引着人类走向了现代化的今天。在这个进程中,在科学史的意义上,“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科学突破。第一次是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否定了人类位于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结;第二次就是进化论,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百度百科》)
     今天,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没有完结,对自身的认识也远远没有完结。因此,今天出现对达尔文理论的新的讨论是自然的。但是,达尔文以他全新的学说对“我们是谁?从那里来?到那里去?”这三个哲学、神学和科学的根本问题所作出的意义深远的回答从此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看法,将长远的回响在历史的天空。
      谨以此文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和《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
(1881字)                                                                   09·12·23    
一直走发表于2009-12-26 16:39
分享到
  41951次浏览/437个回复 
    一直走

                    说道德义愤

           因为在跟帖中出现的较多,所以说一说这个问题。其实我在说二律背反和其他一些地方都提到过(道德批判本身也是二律背反中伦理主义的重要内容),这里把过度的道德义愤坐一点展开。

          道德、伦理和公平正义本身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力量,也是推动人类生活变化的一面旗帜。所以,跟帖中表现出来的对时下种种弊端的道德义愤自有其道德伦理的价值,这是应当肯定的。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度。过度的道德义愤就会有害,掌握不好就会成为对社会具有破坏性的力量。比如借助市场经济、尊重私人财产从而发展经济是一个被多数民族国家所选择的历史主义的道路,如果不是逐步的发展社会正义而是过度的伸张道德批判,就会影响社会发展。这方面我们付出过很大代价,也有宝贵的经验值得记取。这几十年中国实行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社会生活有了有目共睹的变化。现在面对积累和形成的一些社会问题,需要加大“公平”的度,否则也会影响社会发展。但是,现在的社会仍然不能把公平第一作为自己的旗帜。

          一个社会、一个民族,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和发展,民族和社会内部总要有一种信任与和谐,这是基本的条件。一方把道德批判的大旗一竖,与对方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完全不顾双方还有共同的利益可以协调,这就缺少理性。一个社会内部杀的你死我活,还谈什么发展?过度的道德义愤除了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充满火药味,也会使批判者本身因愤愤不平而心理失衡影响自己的生活。不可忽视的是,当你用很高的道德标准指向他人的时候,你其实也是在挑战自己的道德水平——你是否能永远在每一件事情上都保持高尚?何况一个社会的长期运行不是仅靠道德情感的力量就能维持的。在传统社会还有专制和文化的力量,如中国的皇权政治三从四德。在现代社会,则有民主和法制。

           怎么办?保持你的正义感,努力通过良性博弈而不是恶性争斗去解决不公正。我不敢说这样做事情就一定会好。我为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祈祷,它的明日如何有赖于每个人的努力。问题在于我们经历过太多激情的批判和破坏,比如文革。文革的激进中也充满道德义愤,但是其结果并不好。现在中国在走向现代化,它需要建设,所以要警惕过度的道德义愤带来的破坏性。

      一直走

      呵呵,你是在公共空间发表言论啊,要负责任呀。再说一会儿你说的话都没了,我在和谁讲啊?那四个字确实说重了,改为拍照。

      人只活一次只过一生。你总要在此生此世找到自己能够得到和把握的幸福,我祝愿。

      一直走
      谢谢“颤抖吧,凡人”!我的发言也触及到社会现实并非纯学术帖,所以发言时也有“在鸡蛋上跳舞”的感觉。
    一直走

    鉴于“颤抖”先生已经多次删去自己的发言,这次立此存照。你的这些话和我介绍达尔文的文章没有直接联系啊,你好像并不清楚我在这里都说了什么。如果你愿意删去,我晚上回来也删去本条。在公共空间发表言论,先生能不能稳定理性的想清你要表达的东西?这也应当是一种现代意识吧。

     

     

     

      一直走
      “颤抖吧!凡人”的帖子没有了,我也删除在这里的拷贝。
    一直走
    至此完成了2月2日说的对理性和后现代事例的补充。
    一直走

           这里出现较多的是一种可称为反科学、反理性的情绪或思潮。对此我在前面说过,我同时也说过走向现代化的中国需要科学和理性的启蒙,而这也正是我写文介绍达尔文的本意。  

           对科学可以反思,讲理性也不能扼杀情感,这些正是西方后现代正在做的也自有它的价值。但是,我们的情况是需要提倡理性、接受现代文明的启蒙,建立各种程序和规则,使我们的民族顺利走入现代化。我多次表明我赞同的一种态度: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出发点。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当警惕反科学和反理性。“激情有余、理性不足”,这方面我们是有百多年的经验的,应当记取。

    一直走

    可能自己觉得不妥吧,“颤抖”先生删去了他的一次针对本帖的发言,我的回复也被连带失去。现把我回复的要点补充发表如下:

    这种说法似是而非。我说过要区分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在现代化充分发展的西方国家,一些东西可能已经过时;但是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却正面临启蒙,比如人道主义。

    至于表达对当下的道德义愤,如果不是和本帖有关则请“颤抖”先生另外开贴。

    一直走

    再说科学与宗教

           宗教是现代科学出现之前人类对世界的解释,代表着那时人类的认识水平。这是一种来自传统的东西,它曾经维系人类发展,现在也积淀于人类精神之中。但是随着人类脚步的前进,它的一些说法开始站不住脚。

          随着几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大大打开了自己的眼界正在走向现代化。如今人类可以准确的把飞船送到38万公里外的月球并成功返回,这是科技的力量也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

           然而现在是科学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理由已如前述。

          据我所知,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人选择过一种有信仰的生活。约有42亿人精神上有宗教需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实。

           我是唯物论者,在根本的认知层面上认为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创造了神而不是相反。但是我欣赏人类创造的宗教、财产和法律制度,并期待它们的现代化演进。尊重宗教制度在参与创造人类历史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包括对人类思想、文学、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影响。这是我们人类自己走过的路,是我们的精神摇篮和家园。

           我的根本态度是认为人的存在和发展是各种事实中最重要的一个事实。因此在处理诸如科学、宗教、理性、情感方面的问题时,我同意提倡理性、尊重情感,主张具体的评价科学、宗教对人类的价值,目的是求得人类和本民族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一直走

      谢谢,看来阁下心情不错呀。

    路由

    非甲非乙,亦此亦彼

    “既然生物是进化来的,应该能看到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动物呀!”关心进化论的朋友很容易提出这样的疑问。先说明一下,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似牛非牛,似马非马”,而应该把所有处在一种动物向另一种动物进化过渡状态,甚至更广义地说,所有带着进化痕迹的动物都理解为“似牛非牛,似马非马”。这里随便举几个例子供参考。

    似鱼非鱼---水中哺乳动物鲸类。鲸鱼、海豚、江豚都属这一类。这类动物具有胎生、哺乳、恒温和用肺呼吸等特点,跟鱼类完全不同,因此属于哺乳动物。

    似脊非脊---没有脊椎的脊椎动物文昌鱼。鱼都是脊椎动物,但文昌鱼没有脊椎,只有一个尚未进化成脊椎的脊索。它是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过渡型。

    似虫非虫---卵生的哺乳动物鸭嘴兽。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然而鸭嘴兽却是卵生。它是爬行类向哺乳类进化的过渡型。

     似蜥非蜥---用肺呼吸,会用鳍“走路”的鱼,肺鱼。它是鱼类向两栖爬行类进化的过渡型。

    似猫非猫---被划为猫科的犬科动物狮子。狮子的脚爪不能收回,不会爬树,群居,这些都是犬科而非猫科的特征。染色体检验证明狮子更接近犬类。动物专家认为,狮子的进化方向是犬科而不是猫科。

    类似上面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一直走

         对于讨论中涉及到的有关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二律背反问题说几句,兼以结束说理性。

         二律背反是康德(德 1724-1804)发现的人类思维现象,指两个正确而又彼此冲突的命题如“世界上存在自由”与“世界上没有自由、一切都是必然”。对于历史主义和伦理主义这里不作精确定义,只作表述。历史主义一般是指基于人性、具体生存条件而形成的存在和发展状况;伦理主义则指人类的道德情感、公平正义。前者关心“会怎样”,比如在海边生活就会以打渔为生;后者关心“该怎样”,比如农民工认为应当讨回自己的工资。在以科学理性民主平等为代表的近代文明出现之前,人类以艰苦的劳动维持自己的生存、创造着人类文明包括各种宗教和对自然朴实的解释。随着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15世纪前后出现文艺复兴。随后几个世纪人类不断有新的发现,科学和工业革命迅速改变着世界,这是一种历史主义的力量。在这一过程背后也伴随着贩卖奴隶、两极分化、第一桶金的罪恶并引发社会内部新的利益博弈,即伦理主义方面的问题。李泽厚认为伦理主义和历史主义二律背反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历史悲剧,只能尽量减少二者冲突的强度和人类为这种冲突所付出的代价。人类在二者的冲突中一路走来,创造出自己既残酷又光辉的历史。

          正是因为有这种二律背反现象存在,讨论问题才需要注意区分不同的层面。有些论者反对宣传达尔文的理由或是由于科学本身的不足、或是由于宗教情感或者是因为某个政权,这就完全站在伦理情感一边而缺乏以历史主义看问题的理性,更不要说一边享受着科技发展的成果一边在网络上发言声讨科技这种笑谈。

          说到理性就想到在这里遇到的事例。论述问题要能自圆其说,不但要有论点也要有必要的论证,要讲一点起码的逻辑。说达尔文死前如何、说进化论在中外的信众如何都是只把结论往哪儿一摆,证据呢?这让人如何能在讨论中认真对待你?提出“任何思考都是建设性的”这样的大前提,把“拉登也在思考”的小前提摆进去其结论岂不荒谬?

              关于理性问题,我几年前在一场关于情感问题的讨论中有过一些思考。把当时写出的几篇小文附后,供参考吧。《提倡理性、尊重情感》http://www.czqjkw.cn/bbs/dispbbs.asp?boardID=88&ID=5566&page=1

    《再说提倡理性、尊重情感》http://www.czqjkw.cn/bbs/dispbbs.asp?boardID=88&ID=5664&page=1

    《三说提倡理性、尊重情感》http://www.czqjkw.cn/bbs/dispbbs.asp?boardID=88&ID=5891&page=1

    《说性别立场》

    http://www.czqjkw.cn/bbs/dispbbs.asp?boardID=88&ID=6186&page=1

    《我们为什么要结婚—给当代婚姻内外的男女》(提纲)

    http://www.czqjkw.cn/bbs/dispbbs.asp?boardID=88&ID=6189&page=4

    一直走

        因为在讨论中有人用一些后现代观念反对宣传达尔文,下面我举一个户外生活的例子来说明不顾中国的具体情况引用后现代观念为什么不妥。

        大约两年前,在京西黄草梁发生过救援标志被毁坏的事件。在所引起的争论中有人就提出:黄草梁属于自然,自然界不需要这些人为的东西,所以砸得好。

        这太激进了。这话虽然听起来很环保、很“先进”,但是完全不顾中国户外界对此有需要这个现实,不顾砸掉牌子可能要付出人的生命的代价。我们考虑问题不能从某种抽象的观念出发,对民族和历史负责才是我们的出发点。

      雪人

      砸牌子的事情我不了解,但关于救援标志的争论已经很多了。比较引起大家不满的是那些明黄色的,只有一个区位代码和某某救援电话,没有任何路标指示,没有任何GPS,海拔信息等明确指示路标,到是赞助商的标志印刷的挺大个儿的某些标牌。

      虽然有国家的测绘制度的限制,很多内容不允许在路牌上标示。但个人也认为这样的标牌的实用价值不大,更多的是商业利益。起码要标注基本的方向,距离最近的水源,营地,村镇,紧急下撤路线。。。

      只留一个电话,还是在没有信号的深山里,真不明白有什么用。

      一直走

            这里讨论的是不赞成以后现代观念反对宣传达尔文,举了用后现代的某些观念支持破坏黄草梁救援标志的事例加以说明。至于如何完善改进救援标志的问题,不在讨论之列需另外开贴。

            当初支持砸标志牌的意见中确有“不喜欢商业色彩”一派,这种议论未免太激烈。人类因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创造了自己的历史,这是一种历史主义的力量。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赞助公益事业,黄草梁上的迷路者因而得以获救。对此我们不但难以非议在很大程度上还要肯定。

      雪人

      不好意思,先生。理解您举例的原始用意的,个人习惯不好,网上发帖习惯歪楼,抱歉了。

      后现代观念是容易被误导和误识的,对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反抗走向极端的例子很多很多。记得前几年有一些生活忙碌富足的年轻白领承包了一些土地,辞职过起了脱离主流价值观的农耕生活。看她们当时的表达还是很坦然和成熟的,非炒作,困累于城市,找寻真正的快乐和简单生活,回到自然的世界啥的,可惜三个月就散了架,土地也荒了,没了消息。估计全部回归万象红尘了吧。

       

       

      一直走
      对这样的实践者我表示敬意。
      雪人

      同样对她们的勇敢和舍得放弃表示敬意,但从结果来看,还不如去边区支教的志愿者们有恒心和毅力。

      有点怀疑当时做决定的时候是否足够理性,是否是正常的思维状态下进行的团队决策。甚至考虑是不是失恋啊,工作压力啊等打击而一时冲动给自己找的度假,自我恢复方式。。。

    一直走

    等了5天,两次提示(见下)。看来ararat先生很忙,不能为自己的说法举证。我以下面的引文答复你,这引文对你并不利你可以反驳。

                               《 达尔文之死》

        七十岁之后,达尔文不可避免地考虑到自己的后事,他多次对朋友说:“经历了我这样的一生,我不惧怕死亡。”他特别强调,“我临死前不会要求上帝的宽恕。”实际上,达尔文的大半生都处于病痛的折磨中,能够年过古稀,且硕果累累,他的确没有什么遗憾。
      这是达尔文故居二楼的一间陈列室,1882年4月19日,也就是《腐殖土与蚯蚓》出版一年后,73岁的达尔文在这里辞世,也正如他之前所说的那样,他走时没有遗憾。在达尔文去世一百多年来,不断有人杜撰说,他逝世前曾向上帝忏悔,而这种杜撰总是被历史学家和达尔文的后代所痛斥。达尔文的女儿亨丽埃塔在父亲临终前一直陪伴着他,亨丽埃塔告诉人们,达尔文的最后一句话是对妻子埃玛说的:“记住你是一个多么好的妻子呵。”
      根据达尔文的遗嘱,家人准备将他在达温庄园下葬,这样他可以在庄园陪伴妻子和早逝的儿女。然而,达尔文的死讯迅速传遍了英国,英国议会在致哀之后通过决议,将达尔文葬于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对于达尔文和之前已然在大教堂中安息的牛顿,这里不仅仅是宗教场所,也是巨人长眠的圣殿。
      埃玛和家人不情愿地同意了议会的请求,葬礼在达尔文去世一周后举行,获得为达尔文抬棺殊荣的有他的好友赫胥黎、华莱士和胡克,以及王室、政府和外交使团的代表。
      2009年,在纪念达尔文诞辰二百周年的日子里,达尔文的墓碑是参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游客们必到之所。距牛顿的豪华石棺不远,便是达尔文的白色墓碑,与之相邻的黑色墓碑的主人是与达尔文同时代的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小赫歇尔。达尔文在贝格尔舰环球旅行经过南非时第一次见到了小赫歇尔,当时,这位天文学家正在近乎荒芜的好望角上观测南半球天空的星体。小赫歇尔的献身精神让年轻的达尔文非常感动,他后来在自传中写道:“赫歇尔爵士对自然科学的阐述燃起了我内心的渴望,我渴望今生能为构建自然科学的大厦哪怕做出最微不足道的贡献!”
    (节自cctv探索发现栏目《达尔文》七 
    http://space.tv.cctv.com/article/ARTI1263458846090364

    路由

    进化论是不是科学理论

    先得明确,具备什么特征的理论才算科学理论?目前比较普遍认同的是“四可标准”,即可证实、可证伪、可重复、可预测。科学理论必须具备上述“四可”的特征。

    四可标准中“可证伪”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自然博物馆正在举办走近达尔文展览”这句话就可证伪,因为如果话是假的,到现场一看就真相大白了。“昨晚我在路上看见鬼了”这句话就不可证伪,因为你总是“正确”的。

    进化论的核心部分“生物是进化来的”已被无数事实和科学家设计的试验所验证,具备四可特征,所以说进化论的核心部分是科学理论。但进化树没有被完全证实,其中未被证实的部分是科学假说。

    当然,检验科学理论的标准还有别的版本。但不论用哪个版本检验,神创论都不是科学理论。科学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也并不打算取代宗教。同样,宗教也没有可能,更不应该谋求取代科学。木匠和铁匠,谁也不取代谁。

    需要指出的是,神创论和主流宗教完全是两码事儿。

      一直走
      谢谢路由。
    ararat
    达尔文死前对《物种起源》给世人带来的困惑表示了忏悔,你知道吗
      一直走
      不知道呀,他是怎么说的?引文的出处?望不吝赐教。
      一直走

      ararat先生在吗?

      小博士
      历史到今天,事实如此,想回避都没办法鬼脸
    晨风607
    握手
    一枝慵懒的玫瑰

    谢谢邀请。。。学习中。。

    白桦林

    谢谢 路由 邀请

    开心大哥
    大家能理性而尊敬对方讨论问题,真好。
    推荐大家看一本书《人生观的故事》,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相信这本书,对我们大多数不是从事基础研究的朋友,会有启示。
    路由

    请读一下《科学、进化与神创论

        再次感谢 一直走 先生发起这场讨论。

        这里冒昧地向各位朋友推荐由美国科学院、美国医学科学院编著,美国科学院出版社20081月出版的科学、进化与神创论》这本书。请点击:(http://tieba.baidu.com/f?kz=313096544)。

        在国外,对进化论的普及和研究,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超过国内。如果我们不了解国外科学和宗教发展的现状,在讨论问题时就会犯不该犯的错误。

        人都是愿意了解更多信息的。如果真的想参加这个讨论,请您读读这本书。对这本书的最低评价也应该是:观点公正、态度平和、没有逻辑错误、没有常识性错误。由经验判断,应该是真的。尽管如此,还是要验证一下。刚才,我已经委托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亲属了解这本书的背景。

     

      竹林贤人

      首先,美国科学院只能代表他们内部的观点,“科学”并不是什么权威性的词汇。

      其次,我想知道你说进化论的普及程度高是由什么得出的结论?

      再次,人们愿意读这本书我觉得更多是了解一种观念,谁又能说自己的一定是“真相”呢?

      最后,最低评价也仅仅是某一部分人的观点吧,也不是什么普世的观点。“观点公正、态度平和、没有逻辑错误、没有常识性错误。”这跟基督徒说圣经没什么区别呢?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神吧。

      这本书的电子书我有,我可以传给诸位。

      路由

      再次感谢 一直走 先生发起这场讨论。

      同时,感谢各位参加讨论的朋友(排名不分先后,按出场次序):

       

      拉萨、老火、小小熊、小博士、少侠、行胜、赫连春水、蜡烛小新、老衲、cracewu、地狱里的油条、糯小咪、阿华1977、公鲨鱼、旅人、火车、老顽童、oldmonkey、韩浪、茹茹的快乐、翔云、sasa0906、开心大哥、美伦、冒险王、maggie、囡囡、怀念军装、飞鱼、漫步、香香、书璃、菡、馒头、冬小虫、sasokathy、九金、阳光灿烂、死马醒来、芒果、想去远方、玫瑰、bj咖啡、晨风607、妹妹说我帅、小点、星空、生命的痕迹、肥兔兔、一卉、小喜、小小的爱、我心飞扬、连接线、Anny、贾涛、四月、郭沐沐、堆雪人、青松、须弥山、本色男人、少帅、拉条子、geeksun、绿绿、闲仙、快乐—小猪、风儿、伊思、超乐、yanjun、叶子、神勇小花、陶然吹雪、once、快乐如风寂寞如尘、飘流瓶、Caocao、追梦无悔、小狼崽in春天、怀念天体、长远、里齐、竹林贤人、白桦林、ararat

       

      春节快到了,给您们拜早年!

       

       

      一直走
      谢谢路由的推荐!
      小博士

      神创论无法解释医药与致病微生物间的军备竟赛,无论你相信进化论与否,你生病吃药时,你体内的致病微生物都会给你找到不一般的感觉!是不是美国科学院内部的观点,无所谓眨眼

      竹林贤人

      我觉得你应该先和中医去讨论这个问题,看看他们称不承认微生物——更准确应该说是细菌这种玩意儿。

      小博士

      不用跟中医讨论,他们受伤了照样要处理伤口,中医们不会冒感染导致败血症的危机.如果你不相信细菌的存在,欢迎你以身试法眨眼

       

      中医与西医是二套完全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各有所长,没有包治百病的医术,也没有包治百病的神丹.人体是复杂系统,有很多问题没有弄清,如果以此否认医学,否认西医,就如同否认中医一样荒唐.

       

      你在享受现代科技的同时,反思现代科技的危机,值得称道.科技是一种工具,关键在用谁用,使用得当则利大于弊,在充满贪欲的人手中,则反之.

       

      中国文明自称天人合一,但中原地区在鸦片战争之前,早已经被过度开发,各种灾害连年,烽火连天.说一套做一套,不顾事实,空谈高调,自古如此.1793年第一批英国使团访华之时,有几个中国人知道什么是西方文明,什么是科技?之后百年又有几个中国人知道?

       

      把所有错误和问题都推到西方文明,推到科技身上,指鹿为马,赵高之流也鬼脸

      路由

      小博士 朋友这个致病微生物的概念是正确的。

      常见病原微生物有8种,细菌是其中之一。此外还有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等等。拿流感、肝炎等疾病来说,致病微生物就是病毒而不是别的。

      琨玉河
      中医是承认这些致病菌微生物的,只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可以忽略这些东西的,不用研究这些东西到底是哪种,所以他们不太关注。
      路由

      实在令人难忘,这么多朋友参加了这场讨论:

       

      拉萨、老火、小小熊、小博士、少侠、行胜、赫连春水、蜡烛小新、老衲、cracewu、地狱里的油条、糯小咪、阿华1977、公鲨鱼、旅人、火车、老顽童、oldmonkey、韩浪、茹茹的快乐、翔云、sasa0906、开心大哥、美伦、冒险王、maggie、囡囡、怀念军装、飞鱼、漫步、香香、书璃、菡、馒头、冬小虫、sasokathy、九金、阳光灿烂、死马醒来、芒果、想去远方、玫瑰、bj咖啡、晨风607、妹妹说我帅、小点、星空、生命的痕迹、肥兔兔、一卉、小喜、小小的爱、我心飞扬、连接线、Anny、贾涛、四月、郭沐沐、堆雪人、青松、须弥山、本色男人、少帅、拉条子、geeksun、绿绿、闲仙、快乐—小猪、风儿、伊思、超乐、yanjun、叶子、神勇小花、陶然吹雪、once、快乐如风寂寞如尘、飘流瓶、Caocao、追梦无悔、小狼崽in春天、怀念天体、长远、里齐、竹林贤人、白桦林、ararat。。。。。。

       

       

       

    一直走
    正文只写了1881字,为回应对它的讨论又写了近7000字,这是令我始料不及的。“散会”以前把理性部分写完、再补充一下后现代的例子。
      雪人

      先生的严谨认真让我非常敬佩,您已经发表的帖子仔细读过,想过。结合最近了解到的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杂乱沉淀了许多。

      呵呵,感谢感谢!

      一直走
      喜欢你的见解和情感。
    一直走
    写完了重要的是人的生活》。
    一直走

    重要的是人的生活

           人类制造和运用概念来区分和认识事物、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维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今天,人类已经建立起自己庞大的知识体系,那些优秀的文明成就是人类宝贵的智慧结晶足以让我们自豪。

           我发现参加这里讨论的部分发言者过于看重观念上的东西,讨论中从概念到概念,他们忽视了在人类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后面所掩盖的一个基本事实——人的生活。人类维持自己的生存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是第一位,我们讨论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实际而不是观念。为什么要重提达尔文?因为他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带来了人类思想的一次解放,包括他的学说在内的近代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能够在这里讨论就是这些成就在我们国家发展应用的结果。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成就,应用着当代科技的成果,我们应当记得人类走过的这段路程。

          中华民族在走向现代化,这是一个有很强的历史主义力量推动的进程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对于中华民族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进程,有许多问题需要人们思考。重提达尔文是因为对于现代化我们是后发展民族,在许多问题上面临着现代化的启蒙。同时我们又应当注意当代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方向,做出最适合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选择。

      地狱里的油条

      先生,我说两个题外话,第一,历史是否在沿着上升曲线向前发展,如果是,在何种维度、何种标尺下人类在不断进步而不是退步?第二,科学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一直走

      第一点:未必;第二点:正面、负面均有。你的问题涉及历史主义伦理主义二律背反,我们另外讨论吧。

      地狱里的油条

      呵呵,好的。您的回答我很同意。